close

頁數

原文

我思

89

對於死亡的憂慮大多數人是意識不到,而是要從偽裝過的表現來推測,譬如對宗教的過分狂熱、汲汲營營累積財富、盲目追求功名利祿和權力等,而這些都是不朽的假象。

社會機制成功的催眠功能

91

伍狄艾倫的妙語:「我不怕死,我只希望它發生時我不在場」

 

120

叔本華的人之三部曲:人是什麼(本質)、人有什麼(擁有)、人代表什麼(他人所見)。
有:人不是擁有財物,是役於財物。
他人所見:他人眼光是飄忽不定的魅影,他們的看法將我們捆綁,我們變成他人眼光的奴隸。
人本質:獨立的心靈、平靜的內心來自於悟透一事「困擾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如何解讀它」

經歷的事件人無法做主,這是命運的安排,但自己如何解讀生命的事件則操之在我。

124

去做可以豐富生命的事,而非社會期待我做的事

 

125

還沒「看透」的人通常會以否認、轉移焦點或掩蓋的方式來應付人終有一死的事實。

 

127

孤獨有兩種:日常性的和存有性的,
心理治療就是幫助解決前者;
至於後者,人隻身來到這個世界,也隻身離開,人各自以獨有的方式建構個人的世界。

心理治療或許能處理日常表相性的孤獨,至於存在性的孤獨則無論如何是個人必須獨自面對的課題

128

孤獨大大加劇了死亡的痛苦,我們經常在垂死人的四周以沉默和疏遠築起一道無形的牆。

怕說錯話、不知道該說些甚麼。
健康者也怕面對死亡,只好視若無睹的迴避

130

「你得獨自走過寂寞幽谷」
存在性的孤獨進入遲暮之年會感受強烈

 

132

癌症病患的臨終團體、網路上五花八門的支持性團體,鼓勵患有絕症者多參加處境相同者所組成的團體

但存有性的孤獨感能消除或減輕嗎?加入人的團體只能是消除日常的孤獨感罷了。
臨終者大多已近生命能量的尾聲,哪還有可能加入團體呢?

134

(將入安養院有癌症在身的老者):「我將不存在了」,想親眼看見兒子的未來……..

「我的世界」因我而存在,我既不存我的世界當然也就不再。
平日就要體會「我的世界」的危脆性,愈執其為真、為實就愈無法揮手離去

138

對一個將死的人來說,純粹的陪伴是莫大的贈禮

 

144

「我可以示範如何面對死亡,可以為孩子們和好友們立個好榜樣」癌末病人如是說

 

145

蘇格拉底說「老師的最好教材是問一些能夠發人深省的問題」

要有功力才能提出大哉問

147

人從自身得出的真理其威力遠比別人灌輸的要大得多

 

148

很多人的死亡焦慮是無法發揮潛能的沮喪和絕望所致,因為夢想未能實現,甚而因為無法將夢想付諸實現而更絕望。正視這種深層的不滿往往是克服死亡焦慮的起點。

盡量活出自我的彩光。

154

覺察死亡,擁抱它的陰影,你將受益無窮。看重生命、以慈悲待人、以至深的愛擁抱萬事萬物之道,就是體悟這一切註定會消失

 

192

(作者)我的工作所賴以為繫的是存在主義的世界觀,其著眼於現世,並且駁斥超自然信仰。生命起於偶然,人是有限的生物,我們能倚靠的只有自己,靠自己保護自己,靠自己評估自己,靠自己活出意義來。

好個強者的想法

208

終極關懷:死亡、孤獨、生命意義、自由

 

208

人被孤獨的拋到這世上來,沒有所謂的早已註定的命運。

不認同

210

唯有把「觀念融入關係」中治療才能真正產生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大師身邊總會有一堆追隨者的原因,「言教」沒有溫度,「身教」才有。

251

如果不相信有更美好的來世存在,你怎麼受得了現世的生活?怎麼還會覺得現世有任何意義可言?

 

263

當人沉浸在日常生活模式中,便無心關注更深刻的事,也無心敏銳的檢視自己

所以說「富貴求道難」,順境的人生其代價很可能就是越活越膚淺

272

他人的協助都有其極限,儘管人和人的聯繫可以緩和痛苦,但它抵擋不了人類處境中最痛苦的一面

「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

274

(作者)我所以寫下這本書,是因為發覺心理治療很少談到死亡焦慮。
治療師迴避這個話題的原因有很多,他們否認死亡焦慮的存在或它的重要性,宣稱死亡焦慮事實上是焦慮其他事,害怕點燃自身的恐懼,又或者他們對死亡感到絕望而茫然不知所措。

如果作者亞隆不是已經七十五歲的老者,很可能也迴避這個主題。
只是生命來到夕陽階段,不可能不看落日。

274

(作者)我的建議是:大家不妨汲取偉大思想家的見解,勇於面對死亡,建立以生命的存在事實為基礎的治療關係。不管如何,人註定會感受到生之歡愉和死之恐懼。

讀完此書、作完筆記,死亡的陰影還是龐大無比,所以著眼於此生的存在主義對我而言:不管用!

 

全書閱畢。
作者是頭腦清楚、專業能力足夠的老者,想起一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生死事大,不能只聽老人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