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煙花四射炮竹聲盈耳,人在家中坐都可以感受到佳節振人心,想起同住一個城市多時未聯絡的某位友人,於是撥了個電話過去,占線;過會兒再撥,占線,一個晚上幾次嘗試都不成,終於放棄。
好不容易起了聯絡的念頭,不想讓它消散,一散下回再想要又不知要隔多少年月了,於是今早再試了一次,通了。
太久沒聊還真是拉拉雜雜,說到一些彼此認識的友人近況、格海認識的朋友、文章感想、失聯狀態下各自的生活心得等等,這麼多的主題在短短的時間中要一一帶到,當然就不可能深入,只能讓彼此捕捉到一些約略的輪廓。
我這友人本來就好樂佛法,據說十來歲時曾動念要出家,後來還是走上婚嫁之路,但對佛法的熱中倒一直沒斷,維持著聽經聞法的生活模式,是個很受教者。
與她的一席話對於她的體悟是意料中事,不過她提到去年中她的阿姨上吊自殺,那陣子心情大受影響,主要是這阿姨對於生命是不肯屈服者,七十年歲還為了家中經濟而做清潔工。
七十歲做清潔工!我的天,多少沒死的七十歲人已躺到床上了。這麼可以拖著老軀、老命,不肯向命運低頭的人,為什麼到頭來不想活了呢?病魔纏身無錢可治?親人逐一遠離、孓然一身?債務黑洞吸去所有的能量?看不到希望?
人的自殺是懦弱還是勇敢?
沒力氣往下走,向命運之神投降認輸,無法去面對下個階段下個挑戰,這是懦弱。
不想再陪命運玩了,主動喊「game over」,把命運之神三振出局,這是勇敢。
到底該用甚麼樣的角度看自殺這件事?
據說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自殺原是被許可的,一直到基督教上台才把自殺當成罪惡而禁止。
多年前看過一部日片「樽山節考」,敘述的是日本某個窮苦的山腳小城,當地人常常吃不飽,生活十分艱困。為了讓新生的下一代日子好過些,年老的一代若果牙齒開始掉落就是年歲已到的象徵,必須自行或由子孫背往深山棄置,等自然死亡或被山中野獸吞食。
村子裡有位婦人十分刻苦勤儉,想讓家人生活能過下去,卻還是無望,最後選擇偷偷的拿石頭自己把滿口牙齒敲落,讓兒子背往深山。
記得最後一幕是她獨自一人坐在山中,身旁山樹葉片簌簌飄落。
人終歸得一死,如果再也看不到希望,選擇自行結束生命,不行嗎?有罪嗎?
民間有種說法是自殺的人必須被關在枉死城,像人間的關在監獄一般,因為本來在世間的陽壽還有,不可以提早結束。
還有種更可怕的說法是,自殺而死的人會不斷的重演著臨死那一幕的鏡頭與心中的恐懼,例如跳樓死的人就會一次又一次的經歷跳樓那一剎那的整個過程與驚恐、後悔,一次又一次的「重播」。
自殺身亡的人會不會神識被關,或會不會一再的重演最痛苦的一段記憶?這是無從考證的說法,但有件事倒更明確些,那就是活著的家人會愧疚、深深的愧疚。
選擇走上絕路的人一定是覺得沒有人可以、願意幫他(她)了,他(她)來到走投無路的階段。
為什麼家人會讓他有這樣的想法?除非是無法填平的錢坑,超過大家可以承擔的能力,否則為什麼會讓他單獨的、孤單的面對?這會是倖存者無法擺脫的痛與自責。
「自殺有罪」的說法也許是為了活著的人而設的,為了防止有人自殺而讓家人帶著羞慚、自責、愧疚的心活下去。
也許不是自殺的人有罪,而是讓家人走上自殺之路的人有罪,做為家人我們沒有傳遞出足夠的愛、關心與支持,他(她)才走上這最孤單的一條路。
但凡是人,誰會選擇孤單?尤其是看不到任何光亮一片黑暗中的孤單。
走過一生的老人,步履蹣跚正要下舞台的老者,會以甚麼樣的身姿回眸呢?朋友那七十歲當清潔婦的阿姨最後回眸的一瞥目光中會有甚麼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