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件事一直都在考驗我的忍耐底限:

超市、賣場、百貨公司、書店、玩具城有時可以看到不耐煩的大人(媽媽居多)對著看到心愛物吵著要買一直不肯罷手的孩子大聲的叫罵,有時還一巴掌就甩了過去。
旁觀的我可以感覺到此時自己的眼睛射出兩團火。
怎麼可以在大庭廣眾下這樣的羞辱孩子的人格呢?這個人(媽媽)怎麼忍心做這樣殘忍又無知的事呢?

 

孩子吵鬧不休一定要東西到手才肯罷休的舉止,的確會讓大人下不了台,有時荷包就沒那麼多錢,就算有錢也可能當月透支而無法購買。
然而孩子面對誘惑物的態度不是當場才生起的,這樣的行為反應是家教的一部份。做父母的未能及早在家中處理孩子對於物品喜好的正當反應,等到了大庭廣眾孩子「出考題」了,就惱羞成怒的辱罵、辱打孩子,轉移焦點、懲罰弱小的孩兒,真是叫人看了就氣。
有幾次還真是強忍住才能控制自己不走過去管閒事,主要是怕大人更加難堪,再把氣出在孩子身上,反而讓小小的孩兒更受苦。

 

我之無法忍受上述的狀況,一來是捨不得弱小的孩子當場被火辣辣的羞辱,二來是知道從小被這樣對待的生命成長之後對自己、對他人都無法有打從心底的尊重感,失去了對己、對人的尊重,生命的苦海會無邊無際,生活會變成不斷的製造出折磨的戲碼。
我氣那已成為父母者為什麼不懂得珍愛孩子無限可能的一生?為甚麼要替自己和孩子的未來埋下苦澀的種子?

 

那天開車途中聽到一段廣播,提到國人的家庭生活中最欠缺的是尊重,人權事實上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石上。我心戚戚。
家庭生活影響人既深且遠,一個從小常被批評、辱罵的孩子,剛開始也許傷心難過,久而久之會以為辱罵、惡言相向是表達關心的正常方式。

沒有被善待的孩子成長後組織自己的家庭,極有可能也用這一套抹煞個人尊嚴的方式來和新組成的家人(配偶、孩子)互動,這麼一來即使走離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卻沒能走出自己的童年。

 

然後下一代的人生基礎也就不知不覺中打下缺憾的基石,人類悲劇的複製管道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經由家庭生活模式。
能不能由其中解套出來?
除非是個人有極高的覺察力否則很難,因為承之於原生家庭的東西如空氣的存在一般,既無所不包又無形無色難察覺。

 

絕大多數的人過活的態度是過一天算一天,即使是大發脾氣,也發過就算了,誰還要去看導火線背後有哪些火藥庫?
能記得導火線是甚麼就算不錯了,許多人是莫明其妙的氣上心頭,大叫大嚷、失心瘋一場,過些時回頭再想當初,根本就想不起來火氣是怎麼升上來的。

 

沒有被善待的童年、成長期,通常「暗傷」在心底,自己不願看、不敢看,但隨時都背著火藥庫在過日子,身邊一起生活的人得時時提心吊膽,提防著藥庫引爆,烈火上身。
這樣的苦沒有身歷其境、身邊沒有這等人時絕難體會。
所有的良辰美景、所有的詩情畫意都有可能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憤怒、抓狂而風吹葉落,只留一地的摧殘。
事過之後發飆者可以如無事人一般,因為早就習慣打鬧的家居、口出惡言的家居,對他來說「家」本來就是吼聲不斷、批評不斷的地方。

然而對想追求一份貼心親情、寧靜家居生活者,時時夢碎。

 

沒有被善待、被惡意對待的生命,失去的不只是童年無憂的歡樂,還很可能是一生的與幸福錯過。是不是這些人的潛意識裡已認為自己不配得好日子?不配幸福呢?

 

這是老祖宗的「命運論」嗎?「落土時、八字命」,出生在甚麼人家、有甚麼排行、娶甚麼妻房、生哪樣兒女,都在投胎做某人的兒女時就決定了。

 

大過年的採買跟著大家擠啊擠,是有點心浮氣燥,大賣場等結帳的行列中看到大手一揚就往小兒臉上刮落的婦女,唉!我的眼睛又噴火了。
孩子啊!咱們下回就不要在公眾場所為難你娘吧。眼淚擦擦,不哭、不哭,很難過喔!秀秀!秀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