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讀書看到自淨其心這四個字心底有個東西被敲了一下,其實這四個字幾年前讀佛教文學時就見過的,當時並無特殊感覺。
『竟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雲』絕大多數的人都外求幸福、心安,何處有明師?哪裡有法會?跑啊、追啊,此時不把握機會,機會稍縱即逝。就算不隨眾起舞,自家關起門來埋首書海,不也盼有朝一日塵盡光升、照破山河萬朵?
這簡簡單單四個字是反其道而行,不需用盡三十年尋劍之旅,不需山巔水湄的行腳四方,自家心田就可以桃花舞春風。
然而『自淨其心』有那麼簡單?如果自家心田有春在,當然桃花朵朵舞春風。
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信其為實,人性本善。但人海浮沉,有可能一本初衷?
唉!多的是斷臂、缺腿,都成了傷殘,甚至是到頭來面目猙獰。
說一小段故事:(那個幅員眾多的家族常帶給我故事,它是人性的試鍊場、觀察所。)
她說這個家族像羅馬競技場。
如果一定要一段時間就找一個猶太人來跟獅鬥,博取樂子一解大家平凡生活的無聊,那麼幾年下來她也扮演夠了那個猶太人的角色,應該要有接棒人了。
那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此時應該拉出來做為大家鬥的焦點。她一樣也拿到了比其他姐妹更豐厚許多的嫁妝,更何況她的生母那一份將來也是她的。
她得到的遠比我還多,憑甚麼她就能躲在我身後?由著我被四面八方的箭不斷的射殺。該是她嚐一嚐滋味的時候了。
競技場?家人像競技場的觀眾還是場中的獅子?被千夫所指的痛苦還要往下傳?誰是競技場發號施令的主子?
身當其衝者的痛苦明明白白,否則也不會有要把「棒子」交出去,往下看好戲的念頭。
我不清楚她原先的本性,但信人性本善,卻被她的受不了家人百般責難與「懷壁其罪」後想要找人受罪的念頭,大大的吃了一驚。
如果說『煮豆燃豆箕,豆在斧中泣』是人倫之悲、之錯,為什麼還要往下焚燒?
心在這裡沒有過關。心在這裡被污染。
年少時看過一部片子,主角受盡對手種種殘酷的對待,最後局勢翻轉,主角身邊人人大聲叫好,以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的復仇時刻到了,老天有眼。
然而主角卻放過那人,身邊人大惑不解,問道何以如此,主角回說「我若以他待我的方式待他,那就是他勝了我。」
主角的心保持原來面目。
人要在試煉場中受盡苦煉而仍一本初衷何其不易!再乾淨的心房也有可能因熬不過人性之惡的對待而被污染、扭曲。
聽故事的人總會對結局好奇。
她有無放過那年紀輕輕的異母妹?有沒有在其中玩弄起家族習用的模式?除非能照見自己的行徑、除非她的痛苦不再往上增添,否則所有勸阻的語言都只能讓她眼前打住而已。
能認出外界的東西就是內在有「相應物」,否則認不出來也毫無意義。
我認出這些林林總總的是與非,因之我也「是非人」一個。
要怎麼做才能保有母生父育的本來面目?或父母未生前的面目?
就『哀矜勿喜』吧。
因緣使這一切發生,因緣涉及的時間流、空間性遠超過個人能思能量的範圍。
痛過、哭過、走過之後把眼淚擦一擦、把臉洗一洗,哭過的眼會更清亮、洗過的容顏會更清麗。
心伴隨自己走過一生,隨時看看這個相伴共行的伴侶吧。
不容易,但不能不做,吃喝拉撒睡樣樣得自己來,心的看顧除了自己還有誰?!自淨!自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