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午後小睡片刻醒來,隨手開了國家地理頻道,正在上映北極海的海象與北極熊。很難得的鏡頭,也就興味的看了起來。

 

冰天雪地裡一整群的海象拖著笨重的身軀、露出長長的牙,成群結隊的移動著,天敵的北極熊就守候在不遠處。根據影片的拍攝人所言,片中的海象數目大約三千隻左右,公的、母的、老的、小的都重重疊疊的堆在一塊兒,年長的、成熟的海象圈在外;小、幼的海象則在內圈。片中的北極熊帶著小熊,而海象群中的小海象為數不少,有很長一段時間熊和海象像在比賽耐性似的誰也不理誰,只當對方不存在。

 

徘徊在象群外圍的北極熊守了三個星期,不吃不喝的,終於必須發動攻勢了。隨著北極熊試探性的出擊,海象群跟著騷動起來,移著、移著,一不小心小海象給擠到外圈了,於是北極熊趁機出擊,長驅直入。象群全都散了開來,有跳到水裡的、有拖行他處的,其中有頭母海象,可能就是目標小海象的媽媽,勉強回頭要搶救孩子,卻也無力與北極熊抗爭,只落得眼睜睜看著孩子被撕裂吞食。

 

這樣的畫面真的叫人不忍卒睹。北極熊也多時沒得吃,母與子都想活命。然而海象也想活命啊!母海象也捨不得小海象。都是母與子,都想活下去,然而大自然卻安排牠們得分立相對的立場、衝突的利益。要替深入敵營的北極熊捏把冷汗,還是要叫小海象快逃?

 

都說是『有情眾生』,象與熊當下都緊張、恐懼、也都會哀傷(看母海象仰天大叫可想而知),人間最是可貴者「情」之一字而已,然而情之於動物就不可貴嗎?

 

曾看過一部Discovery頻道上映的〈母獅悲歌〉,母獅生下小獅後,在哺乳養育的過程必須避開公獅,否則小獅子很容易就被公獅給殺了,因為沒有了小獅子母獅可以很快就再度發情交配。公獅一般不願見到不是自己血統的小獅成長,除了交配的理由外也不希望自己的統治權受長大的小獅挑戰。母獅親眼見到自己一心呵護的小獅死在公獅嘴下的鏡頭,真的是讓人心碎的畫面。

 

獅也罷,熊也罷,即使是海象也一樣,生命的殘酷與對立總讓人神傷,即使春花秋月滿人間,但環顧四周卻在在處處有著生命的兩難。佛教老說這人間是「娑婆世界」,意思是「堪忍的世界」,也就是說好與壞參半,忍一忍也就過得去。佛教徒一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我想之所以那麼盼望,應該也包含著不想再看對立的兩難與無奈吧。

 

有情、有情,但願有的是相悅之情、相與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