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兩個熟人先後搬家,看得我頗有所感。

 

一位是被小偷嚇得不得不搬,倉促之下十天之內找好房子,雖然是舊公寓,卻是好房東,又好地段,就在高雄文化中心附近,生活機能極好,租金也公道。
另一位則是醫院移址,原來的院址是租來的店面,生意不錯,幾年下來除了買住宅外,最近又覓了個黃金地段,三層透天厝,敲敲打打、老屋新粧,也出落得有模有樣,很一番新氣象。

 

終於都來到要搬家的日子了。

 

被小偷逼得不得不搬的朋友平日裡性格得很,單身沒有結婚的她父母都過世了,手足都在美國。一向急性子(好急喔!常常三句話縮成兩句,不仔細聽還會聽不懂她在說啥呢!)又不耐煩與人周旋,該上的課上完了就回宿舍,省吃儉用,捨不得多花一塊錢,沒吃好,也沒穿好。常揀兄姐淘汰不要的東西用( 所以東西堆好多,還都不一定用得著的。 )。想想高中老師的收入,她卻過得像個小職員似的,但每個月都會省下幾千元,拿到寺廟去濟貧或捐文教基金。她自己也知道脾氣不頂好,說話不太拐彎抹角,有時就得罪人了。

 

要搬家了!她自己先痛苦極了,因為單身多年,住的學校宿舍一直沒好好整理,雜物堆得滿滿都是。一向都是用大型納物箱把東西一箱又一箱裝了,算算至少有二十箱,還不包括從來散置在外的衣物、書籍、鍋碗瓢盆的。不搬是絕對不行的,住的老宿舍區大半都已是空屋,留下沒搬的也多是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婆。星期天一大早就按她的意,到新屋去等搬家的載物車。
沒想到原來幫忙搬家的全都是朋友們,只有卡車是租來的(朋友充當司機),總共動員了十位,五男五女,全都是自動前來幫忙的。中型卡車跑三趟,小箱型車跑了幾趟,就可見有多少傢俱,每個幫忙的人都大嘆怎麼只一個人生活能有這麼多家當。然而我們全都盡心盡力,留在舊宿舍的人幫忙打包、上車;新家的人幫忙卸傢伙、擺放佈置,連電腦都有人動手裝上線路,還幫忙檢查有無中毒。還不只這樣呢!塑膠衣櫥幫忙架設好,電視、瓦斯爐管路一切安裝,熱水器、冷氣也都一併檢查。搬家過程中,新房子的鄰居過來瞧時都訝異哪裡找的搬家公司,怎麼有可能那麼瑣碎的東西都能幫忙搬(朋友太多東西沒打包好零零散散的)?中午有人去買了便當,大夥吃過就地臥倒小睡一下,就又起來繼續奮戰,總算在五點半完工。我們大家滿身酸疼 (因為幫忙又洗、又刷、又拖地又拆窗)卻也滿心的成就感,安心的一起到新家附近用晚餐。

 

另一個鮮明的對比是醫生娘。
買了大厝粉粧門面,煥然一新後緊接著是搬家,然而她是用很不滿的口氣對著娘家的親人說道:『這年頭自私的人太多了,名義上是親人,可是真要找人幫忙時,有人可以找嗎?真不知道親人是做啥用的?!』於是有那麼一天就看見她全副武裝,戴帽、矇臉、長袖、長褲,親自押車〈先生要看診〉,車上頭載著傢俱,滿臉的怒氣。再隔兩天就聽說她的先生病了,必須到大醫院做檢查。這下子她更不開心、更覺得大家都對她不夠好、不夠體貼。

 

同樣是搬家,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落差?
朋友和醫師娘都不是好脾氣的人,朋友有時還會為了說話太直接而傷了和氣,醫師娘則是會拐彎抹角的、很技術性的意有所指。
朋友遭小偷打劫,當天就有人迎她同住,一直到她找到落腳處;找房子,消息一放出去就陸續有人提供訊息,而我們也陪著前往看屋,一起幫她留意屋子是否適居;搬家呢,有人幫忙打包、開車、出力、打掃、發落,一團的和氣、一團的興奮。

醫師娘不斷的埋怨家人、朋友、熟人不幫忙,真的是不幫忙嗎?如果真的是不幫忙,原因是甚麼?如果不是不幫,而是不敢幫,原因又是甚麼?

 

佛教說召感、召感,人應該做些什麼才能無形之中能得人相助,又能助人者不覺得施助,受助者也得之而無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