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台語歌,感覺上是對「情」字痛快淋漓的抒發,然而我怕清晨就聽它。
清晨時光,一天才要全新的展開,動一動筋骨,讓身上的血液與肌肉慢慢的醒了過來,慢慢的加起速來,終於來到要應付一天的高轉速。腦子也一樣,才醒過來的腦子也許無法像禪宗所謂的「活在當下」般的清新透明,也許還夾帶著前一天的思慮或擔心,但這樣的狀態還算是「輕霧朦朦」,這時如果傳來一陣陣的台語歌,實在讓人受不了,會想遠離「是非地」。
通常只要體力還可以就會起早到公園繞上幾圈,早晨的公園有各式的活動,有些活動會伴隨著音樂的播放,如果能夠選擇,我寧可默然無聲,輕輕的踩著腳步,走在林蔭大道的片片落葉中,看金色的晨光如何穿梭在各色樹木的身上。
然而公眾區域的使用必須配合多數人的需求,少數聲音是出不來的。有些社團練太極或元極舞,播放的音樂都屬國樂,比較悠揚,還在能接受的範圍;最怕的是社交舞的團體,十之八九都放台語歌,尤其是感情極濃、極傷的曲子。我常疑惑:為什麼一大早就要讓自己的心掉入色彩那麼濃烈的區塊裡?
台語歌常在愛情的區塊裡打轉,尤其是受了傷的愛情,不是求不得,就是愛情遠飄。中年男女人生一路走來,風花雪月多少沾了些邊,在這些歌曲裡撫慰受傷的心、未圓的夢都是不錯的療傷法。然而大清早諸事未定,心還在將活(絡)未活的階段,為什麼要給它上那麼濃烈的色彩、那麼負面的想法?
每當繞著公園走到社交舞進行的角落時,腳步都會加快,甚至有時還會出現「快逃,受不了」的念頭,那麼大的音量其實是無處逃的,不過,就讓國樂飄飄吧,只要去到練中國靜定功夫的園地,國樂款款的琴音聲中,人好像來到了深山幽谷,悸動的心自然就得到不小的舒緩。
還是踩著腳步,一圈又一圈的走在清晨的公園裡,
還是加快腳步,離開台語歌漫天響相擁起舞的男女
清晨的時光,無聲應該勝人為的有聲吧
無聲?
有著滿樹、滿園的鳥鳴蟲叫,哪是無聲?
是清晨心曲處處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