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這段文字這麼寫著:
聖經裡說,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

節自格友介紹的一本書《好兒女花》,讀此書的動機另文再述,但這麼一段基督教文字入眼還真是讓人一愣。

 

基督教的東西略有所及,因有朋友信此。
感覺上比佛教單純,也積極,把一切不可知都歸諸於上帝,罪惡由耶穌的寶血代償,人只要回歸到基督的教義裡做個義人,一切老天自有安排,耶穌替人贖罪。教徒聚會時唱詩歌、祈禱,歡歡喜喜,即使流了淚也帶著一顆洗過的心走出教會,,再拼他一週,然後週日或聚會日再重來一遍,汲取再出發的能量。

 

沒有太過高深的教義,人是上帝所造,豈能代天?豈能看透上帝的用意?只要虔信把一切交給祂,快樂安心的迎接一切來到眼前的發生。
這是一直以來我對基督教的印象。

 

怎麼也沒想到會有上面一段文字的出現。
這樣的敘述讓人聯想金庸《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教義『生亦何歡?死亦何懼!』,也讓人聯想佛教《八大人覺經》中的第一覺知: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我一直以為基督教是一個快樂的宗教,不需想太多,相信一切的背後有個愛我、疼我的上帝在,信上帝自有其旨意,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然而聽聽「
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這不正說的是人生苦短、歲月如流?!
佛教喪事科儀中有段唱辭,我初聞時心酸至極:

南柯一夢屬黃梁.堪嘆人生不久長
有生有死皆有命.無貧無富亦無常
魂飛魄散歸何處.性朗心空望故鄉
   漸對虛空伸召請.領沾經咒往西方  

 

日常生活中也曾幾次三番動念想,就信了基督吧,好省卻我多少沉重,像可愛的小兒一般,露出天真的笑靨或流下晶瑩的淚水,然後在爸媽的懷裡安然的睡去,多好!可能嗎?這人生的苦果可以用這樣的手法給打發掉嗎?現在又看了開頭的文字,唉~~那就更不可行了。

或許連這些感嘆也都屬黃梁一夢,甚至是「一夢黃粱飯未嚐」,做夢中夢、說話中話,癡啊~~又能如何?短暫的人生來不及看清、來不及想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