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極了,十二點終於上床,很快就入睡,卻在子夜一點、在單國璽主教的「掏空自己」念頭與媽媽的「拜託!幫我搥搥腿」聲音中醒了過來,然後思緒紛飛。
昨天就上網試圖聯絡上《走過巴金森幽谷》的作者 李良修 教授,37歲人生盛年就罹患巴金森的 李 教授不知現在情況如何?已經十多年了,還活著嗎?個人的心境呢?
為什麼想得知他的情況呢?
媽媽所呈現的狀態像一只黑洞,不只吸盡她個人的生之樂趣,也把我的黑暗面從心的底層給翻攪上來。
去上每週一堂的安寧課程,目的是想對人老病階段的心態能多一份了解,媽媽的心我已經招架不住。
知道媽媽近況的出家法師電話中交待,要我把媽媽像小孩子一樣的疼,要抱住媽媽,安慰她恐慌的心。
我做不到。
外形上媽媽整個人都走樣了,姣好的容顏不再,瘦削的身體、二十度向左傾斜的脊椎、超過四十五度向前彎的腰,不知是否因長期單向的臥床原本高挺的鼻樑也歪曲了、嘴巴也有些歪了、口水時常流淌下來。
這樣形容的媽媽我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有辦法正視,但歪斜的臉上悽苦、悲苦的神情,啊!這一生還沒看過比此更甚者,那樣的神情我仍不敢正眼看。
只要醒著就要人陪著坐在床邊、要人親密的接觸,為什麼我做不到?
清楚的看到自己逃到事件中,買菜、整理舊衣物、煮飯菜、清理院落等,就是不願去坐到床邊。
不知內情的友人們說我是孝順的女兒,哪是呢?!
對於媽媽的無法獨處一直要巴著人不放的「黏著」,我真正的感覺是懊惱、想逃,就像被不喜歡的男生追求時急於甩脫的心情。
媽媽居然讓人想逃開、甩開!這樣的心情裡有我個人內在的東西(inner part)在。我想逃開的是媽媽還是人的老病?
弟說媽媽是個自私的老人、特別磨人的病人。
真的嗎?於是安寧課堂上有了我。
媽媽不斷叫人,會不會是肉身難受?巴金森患者身體的苦痛是甚麼?
於是想找同病的 李良修 教授。(沒找到)
如果是肉身問題,那就想辦法試看看有無藥物可以解除痛苦,只是媽媽的情況心理問題一定占不小比例。
安寧療護講求的是全人照顧,也就是說身、心、靈都要安頓。肉身的苦迫靠醫療,心理與靈性的安頓不容易劃分界線,也不容易處理。
(1)身體方面:
媽媽連回診都要找理由,不肯去,只要我們去拿藥。如果肉身的痛苦難以承受應該就不會有這個逃避回診的現象,不過也可能是出門對媽媽來說更有壓力(恐慌症者有怕出門的現象)畢竟不回診也有藥可吃。
(2)心理方面:
失去健康的人一般都會伴隨著心理問題,除非是生命韌性特強者。媽媽現在的心態對任何事都是「我沒辦法」這麼一句話擋在前,退縮、依賴。
(3)靈性方面:
一般民間信仰(觀音、佛祖、關公、上帝公等)的媽媽早年也會到廟裡燒香拜拜、鬼神都信,但說不上信仰堅定。
即使是出了家的法師到了生死大關是否就能清楚了知去處無畏無懼的上路?靈性問題的解決,唉~~
媽媽並不是臨終者,只是纏綿病榻的慢性病患,完全依賴他人的媽媽到底是真的無法自理了還是已經依賴成性?伸手可及的杯水媽媽只用手指一指或含糊的一聲「水」水就到口。
這是「愛」還是「害」?我不喜歡依賴的媽媽。
單是媽媽的依賴我都無法解決自心的反感、反應,又哪能對媽媽的靈性需求有所幫助呢?
「拜託!幫我搥搥腿」媽媽的用意是不要人離開她身邊,經不起這麼黏膩需求的我拒絕了,有著一大坨心理暗影的我。
單主教說「掏空自己」,我的內在一大坨、一大坨、…………….暗影。
夜央,天未亮。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