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堂表演課》中的第十八課標題就是「甚麼是god神?」。
老先生特意找中國人的劉若瑀去問這個問題時,劉原以為老先生要問的是西方人的「上帝god」,卻不是。
中國的文字常是有多種用法、多層意含的,「神」之一字最普遍的意思是造物主或高於人類的「存在靈」。
除此之外劉想到的是「出神入化」這個成語中的「神」,再有就是道家所言的「精氣神」中的「神」。
事實上這兩處的「神」都不容易用言辭表明,即使要意會也有著模糊地帶。
都說「眼見為憑」、「百聞不如一見」,但眼睛所見就是真實?到底我們看到的是甚麼?
記得有回打開電視看到節目中請來一位年高的命相師,瀟湘居士,正在說明「皮相美」和「人相美」,他說一般世人看的都是皮相美,眼睛長得如何、五官如何精緻有味等,其實命相學上皮相美者不一定是人相美,在這張薄薄的臉皮底下還有著世人難以一眼就看出的蘊含,其解讀無關美醜。
命相我不懂、不會看,但知道一個人有深沉存在的某種東西,因人而有相當大的差異,我以為那個深沉的存在是每個人各自的「神」。
神和氣質有何不同?
我以為一個人的氣質是時時的「心之所繫」所凝結出來的無形之相(說無形其實還是看得到),而「神」則是各人與生俱來的東西,完全不受「念」之左右。
心要解讀「氣質」不難,但要看到「神」就不是那麼容易,即使是自己的「神」都有可能一生難得「知」一回,越忙亂的心就越無法看見自己的神,即使日日用之、時時用之卻不自知。
劉若瑀的<優人神鼓>我覺得她的解釋已不遠,她說:
「取用『神』這個字,意思就是在極大的專注下的一種寧靜狀態,優人神鼓就是「在自己的寧靜中擊鼓」。雖然覺得這或許仍不是最恰當的解釋,但在內心深沉的寧靜中擊鼓,將自己與觀眾凝聚在當下的片刻,也是出神入化的另一種樣態吧」
<優人神鼓>近期要南下高雄演出,已經託友人買票了,我們這幾個打鼓女子想會一會隆隆鼓聲中的「神」,我數著日子等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