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Marko,一本小書卻重重出手,叫人無處躲。

山中好友那日來電,特地提到這本說出她心底萬千語言的小書。
她說要送我,但是還要下山、訂書、等書到,等我相會。
不用,我自己網購,好早一日和妳對談,我說。

 

一百多頁似詩的寫法,穿插著意悠悠的圖片,說著簡簡單單的語句,卻句句都打到我心深處。能怎麼說起這書呢?
朋友說她一讀再讀,天天讀,感覺上是書代她說出好多、好多內心深處的感受。

 

朋友這個人:
有先生、兩個兒子,有膽識、豐厚的人文素養。看起來是冷靜理智型的人物,內在的感受卻夠敏銳(很多理智型的人物是和感受切斷的)。對於心中想要的東西敢放手追,不論路途遠近、不怕困難阻隔。
曾經在南部某佛教團體當過全職義工兩年、「x觀中心」十年,追隨過某位國外的大師約兩年,只為一解人生大惑。

現在的她山中築屋而居,佈置簡單素雅,日日山色入眼,既像出家人又像藝術家的過活著。

 

在她身邊很容易就覺察出自己「拖泥帶水」的「超重」,她常是快刀斬亂麻的「刀起煩落」,我卻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自縛手腳。

 

讀著書中的每段文字,心裡一次又一次的問著這個比我勇敢多多的女子:「朋友,原來你也有這個嗎?」。

我不敢一個人去到全然陌生的國度、不敢一個人住旅店、不敢在漆黑的山中獨居、不敢搭乘別人開的車….有太多的不敢,縱使心中有著千萬地方的呼喚,吉普賽人的流浪曾是年輕的夢想。

 

我的朋友勇於迎向「未知」,而我卻老在comfort zone 裡窩身,一任心中的呼喊一遍又一遍:「山的那一邊、山的那一邊」。

 

對朋友而言,她信人生絕對有意義,一如書中的fran fran 對小Marko所說。然而對我而言,我沒有那樣的信心,朋友說她發現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人生的信念」。

所有的「發生」,都只是「後浪推前浪」,對我而言。是,沒錯!我不信「人間所有的發生都自有其意義」。也許如書上所言:(p.21

有些人對生命有許多不確定  對人生感到迷惘
有些人因為恐懼或害怕失去  不敢冒險
他們固守在所謂的comfort zone  日復一日

也因為不敢冒險  反而失去許多可能的豐富體驗與收獲

 

不只有太多的「不敢」,人與人的巨大差異也讓我迷惘、不懂。
書中寫著:「如果將有限的時間耗在無法觸動或滋養心靈的人事物上,要怎麼活得有深度和活出意義?」

想要有深度、活出意義,是少數人還是多數人的願望?
為什麼身邊會有那麼多人是以吃喝玩樂定義自己的「人生份量」?深度和意義似乎沒有土地、房子和鈔票、股票來得實在,不同人生定義的人如果要湊在一起生活,平衡點在哪?

 

我的朋友義無反顧的追求她所認定的這一生該追求、該完成的事項,一如書中所寫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這是所有關係的基礎」,我的朋友正抬頭挺胸、大踏步的走在這條路上。
我呢?在摩肩擦踵的大道上腳步有點躊躇,眼睛老眨巴、眨巴的望著那人煙稀少的小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