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到最高點

一本小書,Dear Marko讀後卻覺得有些東西將出未出、意猶未盡,那是甚麼?

 

第一頁園丁的話就寫道:給每個大人心裡的那個小孩。This book is dedicated to our inner child.

我承認每個活在世上的人都一定會有內傷,從世事來的內傷,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懂這本書。

 

對傷心事的反應因人而異,有人一再咀嚼、回首,試圖要整理出一個頭緒、一個可以給自己交待、讓自己服氣「為什麼是我」的說法;有人會為沒有漂亮演出的自己覺得委屈,無法走出被積壓、該洩未洩的情緒;有人則甘脆選擇逃避或試圖遺忘,傷心事嘛!提它做甚?!真能做到「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的能有幾人 ?!

 

即使作者fran fran說他確定這人世的一切發生都有其意義在,但閱讀的我卻嗅到濃濃的哀傷,這樣的哀愁與傷痛不是已確定人生走向的人會擁抱的。

 

書傾訴的對象是四歲兒子Marko,一個仍處於純真年頭的生命,一個父對子、老靈魂會小靈魂的心語。
開頭做父親的就對兒子說:「自己的心已許久沒有如此的混亂失序,這場風暴來得突然,但不意外,是的,我可以選擇  not to let it happen in the very beginning. But, I chose not to resist…..those irresistible feelings
可以選擇從一開始就不讓它發生,但是終究還是選擇不抵抗那些無可抵抗的感覺。到底發生了甚麼事?為什麼會有混亂與失序?

 

生活中一定要發生了某件事,然後人才陷入無法言喻的哀傷嗎?真的就是那事引起的?人的堆積功夫好得很,像滴水穿石一樣,生活中不開心的點滴收集起來,最後來件小事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沒後悔,只是覺得好痛,這個痛,痛到了靈魂,痛到了我必須將自己隔離在完全陌生的國度,將心靈從極度的混亂、無奈、失落,還有對人性很深、很深的灰心中抽離。 I am torn into pieces……
這樣的痛,有過嗎?相去不遠吧。

 

「我向來相信,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其意義,或至少我們要賦予它們意義,這是我對生命的信念之一。」
只是,唸著這句話的聲音好虛、好空洞,這就是我那山中友老說話我的了:缺乏對人生的正向信念。
人所經歷的一切真的是有意義?還是自我安慰?存在主義有齣名劇<等待果陀>,眾人一盼再盼、總說「就要來了」的果陀,最後哪有現身?

 

我是沒有正向的信念,但「我必須重組心靈的碎片,試圖釐清、試圖理解、試圖諒解、試圖放下,然後試著遺忘  to forgive and forget
是,沒錯,要把一切曾有過的傷痛全忘懷,即使身上仍有醜陋的瘡疤,看著瘡疤告訴自己「它美!」

 

「當一切因紛亂到了極點而乍然終止,當我的心因疲憊而終於放棄掙扎,我反而如釋重負…..明瞭到這些傷痛原是救贖我的恩賜
痛到最高點時,突然一切聲音都會消失,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通常還沒來到這個點,人就轉身跑了,於是這個痛、這傷心就會一再的出現於心田,卡在那兒,人就過不了關,就被那個傷痛困住。


轉身奔逃的腳步太踉蹌、太雜躂,試試看立定擁抱它的滋味、馴服的滋味、不逃的滋味,看世界是否就此靜悄如花瓣無聲墜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