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送了一本書《無為而活》,講的是一種簡單、不跟隨社會流行的「消費主義」起舞的生活態度,不論是食衣還是住行。
作者是西方人,深受日本禪的影響,嚮往禪的意境而發諸筆墨。

 

不知怎地,在閱讀的過程中總覺得作者只得禪之皮骨而未得其神韻。
記得多年前讀過的書《清貧生活》,如果印象沒錯的話,書裡應該是引述了許多日本出家人的生活態度與言行。想來還真是有趣,這書也是位朋友送的,說是一讀此書就想到我一定會喜歡,於是買來相送。
當初閱讀時只覺得一派快活與自在,覺得人生至此了無負荷,書中更有一種雨中荷笠放步慢行的輕幽與浪漫。


《無為而活》一書,也許是因了作者本身是西方人,對於東方文化雖心嚮往,但還是隔著一層,有一點類似隔靴搔癢差那麼一些些「痛快」。
不過對於出身講求快速、規條、一定成果論的西方文化背景者來說,作者已屬不易。

 

事實上禪的精神或者以《無為而活》書中所命名的侘寂(WaBi SaBi)的精神,重點不在於採取怎麼樣的生活型態,外在一切的作為來自於內在的價值觀,禪的生活或侘寂(WaBi SaBi)的生活態度來自於內在對於現有的主流價值觀的否定。
這才是重點所在,如果內在還臣服於現有的價值體系而外在卻高舉「禪」的旗幟,充其量也只能得其形而不得其神。

 

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們早就不自覺中被模塑成社會所需要的樣版:積極、有所作為、有理想、有目標、有衝勁、有規畫、有步驟、有一定的藍圖在腦海中。
社會強調「有」、「擁有」,我們也早就認可,在這套價值體系下為之奔忙多年,直到跑累的那天到來,才回頭質疑自己的為何馬不停蹄。

 

這時真是叫回首滄桑,或者開始認為自己所走過的歲月是一串串「美麗的錯誤」,然後開始尋覓另一種可能,開始整理自己的價值體系,開始客觀的觀看、質疑它。

 

然後~~
也許全面推翻它,從此開始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基調;
也許只「換湯不換藥」的改披一件外衣,乍看是不同作法,骨子裡卻還是那套讓人忙到人仰馬翻的價值觀在作祟著。

 

人要來到能夠體悟『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 到得元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是需要一些歲月的雕琢。
我們不可能跳過亦步亦趨的階段,不可能少掉人云亦云的從眾,除非是天才型的人物,所以不必一定全盤否定掉曾經走過的路途,也無需對自己太過苛責。
平凡眾生即使曾經是名利場中客,也能回首蕭瑟處,只要時候到了。

我想起古印度人的人生四階段:
(一)梵行期:接受教育的青少年期。
(二)家居期:梵行期滿,回家以營世間生活。結婚生子,以慰祖先在天之靈。     
              
經營生計,祭祀諸神,接待賓客,以盡本階級的職責。(青壯期)
(三)林棲期:年歲既老,人生義務已畢,以家庭交付長子,以財產分配諸子,         
             
自已隱居於於森林中,修苦行以練身心,對四吠陀教義沈思冥
             
想,進修道業。
(四)雲遊期:遊行四方。


站在人類與社會延續的角度:凡是人群的成員在其生命的鼎盛時期理所當然要為
                         
群體而活、要照社會的規則而行。
站在個體為世間過客的角度:個人生命的完成只此一遭(畢竟生命是否真輪迴我
                         
們都沒有親身體證,只這一生是大家都一樣明白擁
                         
有的),生命經過中堅階段的付出,應該可以來到   
                         
沉澱與「以我為尊」的中心。所以就有林棲與雲遊
                         
的階段,古印度人還真是現實與詩意兼顧呢!

 

無為而活的人生或或侘寂的人生,時間到了自然而然的人生的面向就會轉向它,畢竟不同的人生階段就會有不同的面貌呈現,一如人的容顏在歲月的流轉中自會加添上紋路的印記,記錄著你我在歲月迢遞中的努力。

積極的人生一如無為而活的人生,都是美好,都有生命的溫度與生而為人的喜悅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