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找了個空閒的夜晚,把借來的〈長路將盡〉片子看完,片子是由原作《輓歌─寫給我的妻子艾瑞絲》改編而成。書遠在幾年前就讀過,記得當時閱後的心情是質疑的,書中除了可以感受出對妻子聰明才智的折服之外,也對妻子的感情生活之浪漫著墨甚多,我不知這是身為學者鉅細靡遺記錄的習慣使然?還是身將做古,回憶一生而刻意留下真實記錄?書市上有關此書的書介是這麼寫的:

 

『輓歌
 艾瑞絲.梅鐸-二十世紀英國國寶級的思想家和作家,英國的Routledge出版的《二十世紀百大哲學家》,僅有四位女性哲學家入選,她即是其中之一,在形上學及倫理學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原創性貢獻。

 貝禮教授是學力深厚、見長於古典文學的學者。他非常自然的寫出他們由邂逅開始,以迄於最後的感性生活;有時莊重、有時詼諧;有時醋意十足,有時又童心未泯;他寫艾瑞絲的風月情事,有嚴厲,也有容忍,顯露的是英國善良君子的真風貌。主體部份,當然在於艾瑞絲病後的相扶持,有許許多多令人不忍卒睹的段落。

他的妻子艾瑞絲是英國知名哲學家,同時著有二十餘本小說,被許多人視為當今英語世界最偉大作家之一。一九九四年,曾被喻為金頭腦的她,被診斷出罹患了阿茲海默症,貝禮拒社工人員的探訪,獨自照顧她,直到一九九九年月艾瑞絲去世為止。

 一對老夫婦,就這樣,手牽牽,一步步走進生命的黑暗中,但可以相信,他們自己知道,已不虛此生......』

讀過此書後不久,知道有改編的影片問世,卻一直不想再看。最近因了老人問題的涉獵才又興起再看它的念頭。

 

影片採取回憶與現今交錯呈現的手法。
年輕貌美的艾瑞絲聰慧照人、鋒芒畢露,相較之下單純的貝禮就顯得樸拙,也因此艾瑞絲像天上的明星,貝禮像想摘星的孩子,艾瑞絲不時的感情出軌是貝禮不得不忍受的事實。
年老的艾瑞絲雖然著作等身,曾經有過深奧的思想、亮麗的文筆,卻敵不過時間的催老。而貝禮雖然執意照料妻子,最後也在心力交瘁下,送妻子到安養院終老。

 

片子中有一幕讓人難忘:
老先生與老妻雙雙躺在床上,老妻已入睡,老先生往事幕幕上心頭。過往積壓的不平痛苦全都湧了上來,於是翻身搖醒老妻,對著她大吼:『我不要妳了!現在你沒有別人了,除了我和阿滋海默之外,妳再也沒有人要陪妳了,我也不要妳了』被搖醒、叫醒的老妻茫然的望著丈夫,看見在哭的他,輕輕的把他擁入懷。

老妻聽懂這一番話嗎?老先生真的是新愁舊恨下有求去之心?還是只一時情緒發洩,事實上是捨不得明珠蒙塵?

 

隨著老妻艾瑞絲的失能,整個家亂成一團,要照顧老妻、又要寫作的老先生貝禮對於家事的料理只怕是捉襟見肘的彆腳。人老了逐漸走出舞台的中心,最後甚至是必須下台,不只是在職場上,連尋常生活圈也會逐漸的縮小,越上年紀就越是用減法在生活:活動的範圍、需要的衣物、互動的朋友、甚至是家人。

 

貝禮對失智、失能的艾瑞絲之所以遲遲不送養老院,除了可能的『不忍』之外,是不是也因為貝禮的『親蜜世界』可能只剩下一個艾瑞絲?沒有孩子、沒有親密的朋友,往日的世界除了一個艾瑞絲,再沒有具體存在過的『證據』。

 

人怕孤單的存活於世,當世界上再沒有人記得我、再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時,活著真還有意思嗎?還會想繼續活下去嗎?

 

我們用甚麼樣的眼光在看老人?我不懂!
老人用甚麼樣的眼光在看世界?我常在老人臉上看到空洞的眼神、下撇的嘴角、木然的神情,我怕!
長路將盡的滋味啊!終有一天會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