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好友打電話來,說是到台北繞了一圈,原先想在台北買屋的念頭全打消了(買不起啊!),還說這一陣子物價波動得厲害,她開始有「新貧族」的感覺,問我如何理財的。
這可真是問倒我了,多年來每個月就是領固定薪水,上班、家務已弄得人仰馬翻了,實在沒有精力再去研究生財之道。當然,沒多餘錢財可投資也是原因,不過不太在意、沒用心也是,總覺得平淡的生活省事、省時。然而這幾年下來感覺上好像台幣貶值似的(是否真貶值?),錢很不經用;市面上也常聽人大嘆不景氣、謀生不易。且不說電視上不時出現因經濟壓力而跳樓、跳水、自焚的窮途末路者,即使是還照常作息的民眾,只怕心頭也常好似有石塊壓著,沉甸甸的。
可是電視上也常報導動輒上億的豪宅,百貨公司名牌搶購隊伍排得老長,排隊的民眾還一逕喊著「伐算、便宜」,連吃的也講究稀世珍品,一餐下來幾萬花銷不改面色。每每看到這類的報導,心裡就不痛快,馬上轉台。
怎麼貧富差距這麼大?難到我們真要重演歷史上的「路有餓死孚,朱門酒肉臭」嗎?過去那個「一絲一縷當思來處不易」的年代真的是消失了!
都說現在是M型經濟的社會,過去人數眾多穩定社會的中產階級不見了,那只怕M型左臂的弱勢人數會比以往多得多,這樣的社會真能安定?高居M型右臂的強勢者真能高枕無憂?台灣這幾年隨著科技業的蓬勃,很多傳統產業都走入餘暉階段,能應變的還可以勉強維持,應變力不足如務農者真的快坐以待斃了,盼望政府提出有效對策的心有如久旱之期甘霖,可我們的政府好像「志不在此」。
「不患無,患不均」,古今中外歷史上的革命不都有著這個貧富差距過大的因素嗎?當政者豈可不慎!難道是因為現在民主政治的體制,幾年後又不是我在其位,燙手山竽不在我手,管他小老百姓死活嗎?「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古有明訓哪!
要到甚麼時候小老百姓的心頭重石可以卸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