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辛樂克颱風過境,據統計死亡十一人,失蹤數人,仍在搜救中。而廬山溫泉區倒塌的飯店準備爆破,商家氣不平,認為政府失監督責於前,而置百姓生死不顧於後,報紙標題是商家要「總統府養我們」。確實,投入數千萬甚至是更多的家當,心血卻因一場天災(加人禍?)盡付水流,那種傷痛可略知一二(我們不是當事者,永遠無法真的知道那份痛有多廣、多深。),然而除了看到傷心欲絕的受害者傷痛控訴的畫面外,更讓我想到「台灣到底怎麼了?」的疑惑。

 

想想從前的生活,不用倒推太遠,二十年前就夠了,那時難道沒有天災?沒有人禍?

 

天災人禍從來沒有完全淨空過,也不可能完全淨空,大自然的力量說翻臉就翻臉,人只不過是目前科學界所能找到的生物物種中發展最頂端的一種族群罷了,但在大自然中我們是多麼渺小,人力豈能勝天?!這是人與自然的『先天不平等』。

 

而人與(民主)政府呢?政府怎麼形成?
就是住在同一塊土地上的人,為了共同的生存利益,相互約定願意遵守共同制定的原則(法律),以謀求大家都能享有的權利與生活品質。所以政府的行事除了明文規定之外(明文也來自前人生命經驗的累積),如果國家或生活的大地空間遭逢前所未有的狀況,也還是得見招拆招,且看、且做、且改,畢竟不幸的事就是發生了,大家集思廣益,務必要使傷害降到最低「人饑己饑,人溺己溺」也是老祖宗的教導啊!

 

然而,商家怕甚麼?怕各人自掃門前雪!怕當官的虛應一應故事!只做場面事。於是大聲控訴,把過錯與損失都算到政府頭上,這樣,要索賠也比較容易嗎?

 

時光逆流,如果二十年前的人們遭逢這樣的災難,他們會怎麼做?一樣會哭,一樣會痛苦,一樣要面臨災後的重建,也一樣有可能從此一厥不振,或也有可能如浴火鳳凰,大死一番而後生,然而控訴的音浪不會像此時的台灣人所發出的怒吼。

 

這幾年動不動老百姓就上街頭,隨便就是一堆的說法、一堆的意見,當然,人權至上。但是太多的聲音反而讓人耳聾,太多的形色反而讓人目盲,當所有的人都急著要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時,反而沒人聽見任何人的聲音了,甚至連自己也聽不見自己的「心音」。人,迷失在被放大的權力中,人權不是時時、處處大聲嘶吼來的。

 

當逆境出現、當哀傷來臨,我們可不可以試著用沉靜的心情來面對?聲嘶力竭往往把我們的心弄成重口味、戲劇化,而使得我們再也聽不見潺潺心音,不論它是發自於他人或我們自身的心房。八點檔峰迴路轉的戲劇情節不必要時時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吧。

 

當我們的社會出現天災人禍時,其他幸運者何不細細體會一下受苦的心?那時該怎麼伸出援手一定是胸有成竹。而受難者也請不要急著控訴我們的政府,畢竟它也是且看、且做、且學習,所有我們的做為都要累積給子子孫孫,我們期望他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好,包括面對逆境的心地、心意、心力。

 

所有台灣人請加油!不要急著罵人、推諉,讓天災只是天災,否則我們會失去更多的美好質地。當人人不坐視他人苦難時,天災就只是天災。

 

台灣人,「番薯不怕落地爛,只求子孫代代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