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對已逝的道證法師起了想進一步認識的念頭,於是上網查與她相關的網頁,這麼一篇道證寫自己父親的紀念文就躍入眼底。
http://www.ouyi.mymailer.com.tw/ouyihtm/DJFS/Webs/M/M1-1.htm
對於父親的書寫也曾讀過一些,遠者有屹立文壇多年的 朱自清 先生所寫的父親的〈背影〉(http://ef.cdpa.nsysu.edu.tw/ccw/06/back.htm),近者有 張大春 先生所寫的《聆聽父親》。 朱自清 先生的老父在年輕的他眼中是迂、老頓、不合時宜,但父親老化的背影卻也牽動了兒子的心。張大春的書《聆聽父親》寫的是其父在一次意外摔倒癱瘓後,張在醫院陪老父,思憶這一生的父子情緣,同時也對尚未出世的兒子訴說自己所認識的父親、以及父親口中的爺爺,是身為一名男子對「父與子」之間薪火相傳的心情書寫。這一文一書寫的是男子對父親的愛。
然而道證法師〈獻給慈父的感恩與懺悔〉 文中的父親似乎和一般人心目中的父親不太相同,當然也與朱張兩位的父親大相逕庭。很難想像一位口不出安慰好言、家境富裕卻讓女兒必須半工半讀才能完成大學學業、和孩子說話口氣嚴峻的父親!道證法師對其父念念其「磨礪」之恩,做為一名讀者我無法多加一語,畢竟父女我都不識,然而「需要給孩子這麼大的壓力或加速成長嗎?」是盤旋我心的問題。
天下眾生相之多超乎想像,「父親」這個普天下男子幾乎都有可能扮演的角色,卻有這麼多的千差萬別!我自己的父親、我走入的家庭中那一位「叱吒一家」的大家長、好友們的父親、公公,還有驕其妻妾的齊人,同一個角色,不同的扮相、唱腔,這裡頭有甚麼樣的軌則在左右著呢?
可惜的是:當見己非時,往往都是「時不我予」,生命中某個重要的段落錯失了,過了那個時間點就再也回不去,只能抱著心中的遺憾獨自咀嚼著。
想跟身邊的朋友-你,現在還是孩子一口一聲喚著「爸爸」的你,不要走太快了,回想一下自己當父親的形象,如果有些不太安心處,趁著還來得及時,改吧!孩子的心很稚嫩,別讓我們疾走的腳步聲淹沒了他們的呼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