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友人兩星期前興沖沖的「說有本書一定要妳讀,太好了,你一定會喜歡」然後順手翻找隨身的袋子,怎麼翻都找不到,原來臨出門把書放到玄關,穿鞋時忘了。說好下回見面一定記得把書帶來。

 

終於書到手,《台灣為何教我哭》,作者是日本人新井一二三,從讓她感動不已,哭了最少七回、看了好多遍的<海角七號>影片寫起。
作者本身具有記者身份,又在大學授課,被影片這麼感動的她於是展開一趟南台灣之旅。
走過台南、高雄、四重溪、恆春等地,做了不少考證的工夫,地理、歷史、建築等都涵蓋,不失記者本色。

 

只是我卻一點感動也無,更不用說是跟著作者一起落淚的可能了。為什麼?一本做了相當考究功夫的著作,可以感動友人為什麼感動不了我?

 

友人是走到哪都手不釋卷者,只要有文字的東西都能吸引她的注意,她說童年時連包油條的報紙也可以讀得津津有味。
平時我們大夥一起,常見到的場景是:我們笑笑鬧鬧七嘴八舌吵成一團,她卻可以老僧入定般讀著手中的書。

 

她笑稱愛看書、深被文字吸引的自己是「書蟲」。
她大量閱讀的結果是博學多聞,不論走到哪、看到啥,大夥只要隨口提起某些人文事物、事件,這人也總能隨口上起課來,或講古或新知,加上平時在美術館當導覽員,紮實的藝文基礎訓練常能言之有物。

 

書帶回的當晚即開卷,只是看沒幾頁就知道「非我所欲」,但還是跳行、跳頁的粗讀了整本。
頭腦的東西現階段的我是無法被吸引的。這樣的看法並非「自抬身價」,只是經過歲月的淬煉知道哪些東西是和生命隔著無形的「靴」,搔不到生命的「痛癢處」。

 

記得約莫十年前參加某個讀書會的團體,帶領者有著某種特殊的身份,與會者都對之景仰。有回在回應參與者的問題時,領導者這麼說「妳是在頭腦裡頭轉,妳沒有回到心的位置」,當時提問的人再緊追「甚麼是掉到腦?甚麼是入心?」,這個問題問得好,當時我們所有的人也都迷迷糊糊。
帶領者的回答並不具體,也找不到適切的譬喻來讓我們迷糊的一群開竅,一場讀書會就不了了之的結束。

 

事隔十年,幾經風霜幾經苦,終於體會出頭腦與心截然兩樣情,同時也會得原來生命回到最基本的樣態時往往和頭腦不相干。
這兩天和某位人士有了一番交談,他說「奇怪!我們都知道人生苦短,爭甚麼?還會勸他人放下、放下,為什麼臨到自己偏就放不下那個曾經深深傷害我的往事與人呢?」這個答案簡單:

知道該放下是頭腦在知道,被傷害的過往是心在受傷,腦無法指揮心。生命的事件與經驗是「此身」在走、在過,「當下」是入心,不是入腦。

 

活在這個資訊膨脹的世代,從紙本、從虛擬的網路,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在入腦,也許某些人可以經由腦的指揮即能發生某些轉變,但於我是行不通的,腦的東西太龐雜、也太無感,和真正生命的內容相去太遠,即使是披著「與生命有關」的外衣。

 

這兩天斷續讀著 余德慧 教授的書(雜事實在多,已無法一氣喝成的讀書),對於才剛過世的他滿心不捨,總覺得緣份少了些,否則應該在他有生之年好好就教、請益,或者就是單純的以「某友之妻」的身份出現也行。
這麼一個多年來不斷的在人的心房下功夫的人,真的只能讚嘆的份兒,嘆這人心思的細膩、對於無形心念的捕捉再訴諸於筆下的「具體」功夫真是望塵莫及。

 

那天與 余 教授的友人之一巧遇,說起 余 教授,他說「這人一心只在做學問,其他的全都不放心上。」這樣的說法我無從判定是對還是錯,畢竟說出來的話還得看說者是誰,但哪是做學問呢?他做的是「性命之學」呢!沒答腔。
「性命之學」即使有落入頭腦之處,出發點還從心,從性命之初。

 

匆匆翻完《台灣為什麼教我哭》免得辜負友人一番好意,但一心想快快進入《生命宛若生死長河》的閱讀世界裡,生命的流水聲潺潺的嗚咽著。

 

 

友人兩星期前興沖沖的「說有本書一定要妳讀,太好了,你一定會喜歡」然後順手翻找隨身的袋子,怎麼翻都找不到,原來臨出門把書放到玄關,穿鞋時忘了。說好下回見面一定記得把書帶來。

 

終於書到手,《台灣為何教我哭》,作者是日本人新井一二三,從讓她感動不已,哭了最少七回、看了好多遍的<海角七號>影片寫起。
作者本身具有記者身份,又在大學授課,被影片這麼感動的她於是展開一趟南台灣之旅。
走過台南、高雄、四重溪、恆春等地,做了不少考證的工夫,地理、歷史、建築等都涵蓋,不失記者本色。

 

只是我卻一點感動也無,更不用說是跟著作者一起落淚的可能了。為什麼?一本做了相當考究功夫的著作,可以感動友人為什麼感動不了我?

 

友人是走到哪都手不釋卷者,只要有文字的東西都能吸引她的注意,她說童年時連包油條的報紙也可以讀得津津有味。
平時我們大夥一起,常見到的場景是:我們笑笑鬧鬧七嘴八舌吵成一團,她卻可以老僧入定般讀著手中的書。

 

她笑稱愛看書、深被文字吸引的自己是「書蟲」。
她大量閱讀的結果是博學多聞,不論走到哪、看到啥,大夥只要隨口提起某些人文事物、事件,這人也總能隨口上起課來,或講古或新知,加上平時在美術館當導覽員,紮實的藝文基礎訓練常能言之有物。

 

書帶回的當晚即開卷,只是看沒幾頁就知道「非我所欲」,但還是跳行、跳頁的粗讀了整本。
頭腦的東西現階段的我是無法被吸引的。這樣的看法並非「自抬身價」,只是經過歲月的淬煉知道哪些東西是和生命隔著無形的「靴」,搔不到生命的「痛癢處」。

 

記得約莫十年前參加某個讀書會的團體,帶領著有著某種特殊的身份,與會者都對之景仰。有回在回應參與者的問題時,領導者這麼說「妳是在頭腦裡頭轉,妳沒有回到心的位置」,當時提問的人再緊追「甚麼是掉到腦?甚麼是入心?」,這個問題問得好,當時我們所有的人也都迷迷糊糊。
帶領者的回答並不具體,也找不到適切的譬喻來讓我們迷糊的一群開竅,一場讀書會就不了了之的結束。

 

事隔十年,幾經風霜幾經苦,終於體會出頭腦與心截然兩樣情,同時也會得原來生命回到最基本的樣態時往往和頭腦不相干。
這兩天和某位人士有了一番交談,他說「奇怪!我們都知道人生苦短,爭甚麼?還會勸他人放下、放下,為什麼臨到自己偏就放不下那個曾經深深傷害我的往事

與人呢?」這個答案簡單:

知道該放下是頭腦在知道,被傷害的過往是心在受傷,腦無法指揮心。生命的事件與經驗是「此身」在走、在過,「當下」是入心,不是入腦。

 

活在這個資訊膨脹的世代,從紙本、從虛擬的網路,有太多、太多的東西在入腦,也許某些人可以經由腦的指揮即能發生某些轉變,但於我是行不通的,腦的東西太龐雜、也太無感,和真正生命的內容相去太遠,即使是披著「與生命有關」的外衣。

 

這兩天斷續讀著 余德慧 教授的書(雜事實在多,已無法一氣喝成的讀書),對於才剛過世的他滿心不捨,總覺得緣份少了些,否則應該在他有生之年好好就教、請益,或者就是單純的以「某友之妻」的身份出現也行。
這麼一個多年來不斷的在人的心房下功夫的人,真的只能讚嘆的份兒,嘆這人心思的細膩、對於無形心念的捕捉再訴諸於筆下的「具體」功夫真是望塵莫及。

 

那天與 余 教授的友人之一巧遇,說起 余 教授,他說「這人一心只在做學問,其他的全都不放心上。」這樣的說法我無從判定是對還是錯,畢竟說出來的話還得看說者是誰,但哪是做學問呢?他做的是「性命之學」呢!沒答腔。
「性命之學」即使有落入頭腦之處,出發點還從心,從性命之初。

 

匆匆翻完《台灣為什麼教我哭》免得辜負友人一番好意,但一心想快快進入《生命宛若幽靜長河》的閱讀世界裡,生命的流水聲潺潺的嗚咽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