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的人生裡頭多數人都想擁有財富與快樂,但是財富的擁有可以幫助我們感官上的享受、欣賞美好的東西、聽美好的聲音或者讚美,我們可以吃食豐富的食物、穿所謂昂貴而漂亮的衣裳,享受高級豪華的驕車,住所謂豪華而精美的宅第,在這當中我們的確有許許多多的快樂,可是這個是感官的快樂,心靈的快樂卻不見得獲得。

 

感官的快樂必須透過許多外在的遭遇與經驗,而這些經驗讓我們滿足。這些感官的快樂往往需要財富,可是財富的擁有對每個人來說卻不一定保証可以獲得,當我們沒有辦法有力的掌握財富的時候,我們這些感官的快樂就要失去了。所以我們如果不懂得如何開發我們心靈的喜悅,那我們就必須依靠財富,依靠財富來讓我們獲得快樂。

 

當我們必須依靠財富來獲得快樂的時候,我們就不可避免的必須要陷入權利、名聲的爭奪。我們也覺得不可避免的要陷入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仇怨的漩渦裡面,而這些所帶來的痛苦比起我們透過財富或者地位所獲得的快樂來說不知道又多上幾倍。
這樣快樂的獲得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了一點,並且在這樣你爭我奪的當中我們根本沒辦法相信甚麼,我們只相信利益,我們不可能相信道德跟人性。我們也不相信自己,我們的痛苦更大,我們的問題更大,可是當中所獲得的快樂卻不一定,而且也很微小,最後我們只有感到面對人生的一種迷惘以及長久的失落。

 

有許多人覺得財富、親人或許不可憑恃,那麼我們內在的聰慧以及我們所習得的能力應該比財富更有保障,因為財富的獲得必需要去爭奪,那麼個人內在的聰慧以及所習得的能力就不需要去爭奪囉,那這應該比較可以依靠了。
聽起來似乎是這樣,的確,我們個人的聰慧以及努力習得的能力是別人帶不走的,有了聰慧與能力我們的確比擁有財富來說更安穩,也更有自信,可是能力也要比較。

 

古人說得好「一山還有一山高」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聰慧與能力的競爭是一個不止息的戰爭,有能力的人互相輕視、互相障礙,在現實的經驗裡面,諸位聽者,難道你們看不到嗎?
在這樣的競爭以及互相輕視的當中,我們的聰慧與能力實際上並沒有帶給我們真正的平安,常常帶給我們的是被人貶責、被人故意輕視的懊惱,或者是我們瞧不起別人的驕傲。我們不見得在自己的聰慧與能力上得到平安。

 

透過我們的努力讓我們在社會上掙得一席之地,而這一席之地或許高高在上,讓我們在別人面前呈現出某種權威以及受信賴的地位。
可是權威與地位的擁有卻讓我們不容易聽到真正的聲音,因為權威讓別人心懷畏懼的面對我們,崇高的地位讓別人心懷貪求與覬覦的對待我們。畏懼我們是害怕我們傷害他們,貪求與覬覦是希望從我們的身上得到一些他所需要的利益。
我們與真誠的聲音拉開了一個很大的距離。我們更沒有辦法等到我們真正可以相信的事與人。

 

或許我們最後相信自己,透過別人的讚賞、畏懼與阿諛、奉承,我們相信自己。可是我們真的相信自己嗎?難道我們沒有一個基本的判斷知識與良知,去了解到別人只是說一些不真實的話來討我們的歡心嗎?事實上我們知道。
我們知道別人不見得跟我們說真實的話,我們也不敢確定我們在別人的心目中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來對待我們,我們不斷的要進行讓畏懼我們的人對我們輸誠,要他們對我們表現忠誠,可是我們卻沒有辦法真正的相信。

 

我們不斷要別人效忠,可是我們還是擔心。權威與地位並沒有帶給我們真正的信心,對我們的信心以及對別人的信心。我們還是不安。
除此以外,我們或許最後寄望親人或者情人之間的情感、夫妻之間的情感。當我們在面對現實的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有許許多多的壓力、有許許多多的挫敗的時候,情感往往成為我們最後的避風港,讓我們可以在情感裡面盡情的表現出恐懼、不安、懦弱、憤怒、不滿以及我們的需要。

 

而愛我們的人往往會接納我們所表現出來的一切,而這當中讓我們深感幸福,感覺到困難的這個世界終究還有一個避風港,那就是真摯的情愛。可是真正的情愛隨著時間的遷流以及環境的變遷改變了我們的容貌、改變了我們的想法改變了我們情感的喜好與對事物厭惡的不同。這些情感的幸福我們終究要看著它點點滴滴的消散與變遷。

 

在現實人生裡我們每個人都很努力,非常辛苦的建立起我們所渴望的安穩與和樂的生活。可是這些安穩與和樂的生活依舊擋不住時間的變遷所帶來的敗壞,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到最後終究要失去。我們沒辦法帶走甚麼,甚至在我們現實的人生裡面我們就會看到,我們可能變得一無所有。

 

世間的成敗得失,人與人之間的恩義情仇、與悲歡離合,常常在我們最想不到的時候帶給我們挫敗與打擊,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從我們身邊悄悄的溜走。
我們的生命已經很孤獨了,可是這樣的變遷卻讓我們更寂寞。人生的風光、名聲與隆盛的地位就好像把彩粧擦在不斷剝落的牆壁上一樣,怎麼擦都附著不住,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不斷剝落的過程,到最後還是一樣,一無所有。

 

這些事實我們能接受嗎?實在是很難接受。我們不能接受又該怎麼辦呢?懷抱希望。
懷抱著未來的希望在現在繼續努力,可是努力的結果有兩種:一個就是達成目的,一個就是失敗。
達成目的以後又會怎麼樣呢?還是一樣,要小心的維護,不然就要失去,可是再怎麼努力的維護最後還是要失去。我們還是要繼續懷抱對未來的希望。

 

那麼如果失敗呢?失敗,我們就陷在挫敗與絕望的痛苦當中。沒有一個人可以忍受挫敗與絕望,那麼還是得懷抱希望,懷抱對將來的希望。那麼我們懷抱希望的結果,它最後的結果還是繼續懷抱希望。
而這個過程只有得,而再失去,或者只有失去。這當中有苦有樂,這就是苦樂交叉的人生。

 

這樣的人生終究讓我們感到無比的空虛以及對生命的迷惑,直到死亡的到來。這讓我們感到我們猶如站在荒野當中的一個孤寂的身影。
放眼望去,我們看不到可以依靠的宇宙。

放眼望去,我們看不到可以飲之而真正解除我們渴惱的甘露。

 

甜美的甘泉在哪裡?可以依靠的綠洲又在何方呢?
我們每個人都在找,我-們-每-個-人-都-在-找。

 

這是生命的荒野,也是我們先人的荒野,我們深刻感到這荒野的逼迫,以及我們的渺小,及說不出的孤獨。
這樣的生命荒野我看不到盡頭,因為每個人不斷的重覆這樣的經驗,我們的祖先們他們重覆這樣的經驗,我們的朋友們、我們的親人,他們也重覆這樣的經驗,我們自己也在這樣的經驗裡面。
我們下一代的人、子弟們,這些在我們眼中看起來依舊非常的天真浪漫的孩子們,他們也正在經歷這樣的經驗。
世世代代、從古到今,這樣生命的荒野實在看不到盡頭。真正看到的只有每個人他眼裡面對生命的期待,我也一樣,我也是這樣,一直到佛陀從我身邊靜靜的走過。

 

我從佛陀所走過的足跡當中,我發現了生命內在的安穩道路,這樣的道路就是捨棄我們內心對任何的渴望,息止我們對自己的期許,期許我們成為甚麼、期許我們得到甚麼、渴望我們可以得到甚麼。
為什麼呢?
因為對任何事物的追逐終究只是讓我們陷於相互爭奪、互相對立這樣的痛苦當中,而任何的獲得與失去到最後終究只是失去。它不僅挑起人與人之間相互爭鬥、互相虛偽,以及互相怨忌、仇恨,也讓我們也在當中陷入不安的裡面。

 

我們內在對這樣的覺悟才可以讓我們在這生命荒野當中捨除內在的渴求,捨除對一切的渴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遠離生命的憂苦。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有信賴的可能。

 

雖然我發現這樣的道路,可是我卻沒有辦法代替別人發現這樣的事。佛陀雖然息止了生命的苦惱,他也沒有辦法幫我們息止我們內在的憂苦。
所以生命的荒野依舊是看不到盡頭,可是當我們發現這樣的道理的時候,我們生命的歷程自有內在的安穩。我們無法在這生命的荒野當中,在這變遷不定的人生裡面留下甚麼,因為任何的功績、名聲、成就終究會敗壞模糊,以及被遺忘。

 

我們只能走在這生命的荒野當中、人心的荒野裡面,走過我們身邊這些心懷迷惘與愁苦的人。或許這些人會在我們生命的經驗裡面,會在我們生命的歷程當中發現,發現這一條只能親身體會、親自實踐的孤獨、簡樸卻沒有憂苦,與平凡的。這就是了解生命的真相,遠離無謂的追逐以及自我的期許,而息止我們內在的痛苦。

 

我們該相信甚麼?或許我們這是需要更深刻省思的問題。
我們雖不缺親人與朋友,但卻深感生命的無助與寂苦;
生活雖享有財富與快樂,卻依然感到惘然與失落;
聰慧與能力使人能有所自信,可是內心卻無法免除不安;
我們或許具有權威與地位,但卻長久的等待真誠;
真正的情感讓我們深感幸福,可是我們卻必須看著它從指縫流逝;
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安穩與和樂的生活,卻擋不住由時間所透進的變遷與敗壞。

 

成敗得失、恩義情仇、悲歡離合,猶如不定的冷箭輪替的射穿此一孤寂的身心,光華與隆盛只是附著在敗裘之上的粉彩而已。一切的渴望只是等到渴望,苦樂交雜的人生啊!終是讓人感到空虛而迷惑,直到死亡。

 

在這生命的荒野中我看不到盡頭只看到眼底的期待,直到佛陀從身邊走過。
從佛陀的足跡中我發現了內在的安穩之道;捨棄內心的渴望,息止自我的期許,因為任何成就的追逐即是愁苦與失落的本,也是挑起爭鬥虛偽與怨忌仇恨的箭。

 

內在的覺悟讓我們在生命的荒野中既無所渴望也無所憂苦,荒野依然無有盡頭,但我們的足跡自有安穩,我們無法在荒野中留下甚麼,只能走在人心的荒野中走過迷惘與愁苦的人群或許人們會在足跡中發現,發現這一條孤獨、簡樸卻無有憂苦與平凡的路

 

我是世尊的出世弟子,比丘,在這裡與諸位聽者分享我對佛陀的了解與實踐佛法的體驗。
佛陀和我們每個人都一樣,一樣有著在現實人生當中必須面臨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而他的歷程從古到今每一個人也同樣必需要面臨。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與成敗得失,這些都與諸位聽者在現實人生中的經歷完全一樣。
我們每個人都一樣生而平凡,佛陀的體驗之所以可貴是在於他跟我們都一樣,一樣從平凡的人出發,他面臨我們所面臨的所有問題。他卻跨越了長久以來我們絕大多數人在一生當中沒辦法解決自我的問題。這是佛陀體驗之所以寶貴的所在。他與他每一個出世弟子們都跟諸位聽者一樣,一樣的平凡。所以佛陀他可以達到的體驗對每一個平凡的人來說,都有一樣的機會。

 

我在這裡所說的並不是要顯耀世尊以及他所有每一個出世弟子的殊勝、超越與功績,而是要誠懇的告訴每一位聽者,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機會在自己的人生、在自己生命的痛苦裡面、在自己所無從跨越的困擾跟苦惱裡面,到達解脫的彼岸。
我要告訴諸位的就是這一件寶貴的事情,謝謝大家

 

註:此上下兩集荒野中的足跡乃隨佛比丘的演講錄音,電台有做放送,youtube網站上也有之。可以的話請聽原音,有股安定誠懇的質地。

上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PFhtCmB72E

下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xkoFa-8At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