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位海寧格工作坊的引導師林文蔚先生,最近上他的部落格讀所寫的文章,以下是最近的一篇。欣見有關大象與木樁的故事,人若認真檢視自己身上的念頭、做法,大象與木樁處處在。

輪迴與業力

海寧格來台工作坊期間所發生的許多元素引發了大家的興趣,大家在課後討論多數聚焦於他所示範的多面向家族排列,以及他所提到關於自己輪迴與業力的看法;而在排列進行中部份代表的動作反應,則又是另一個大家討論比較多的主題。

在課程結束後,陸續收到了幾份朋友寄來的文章,內容約莫是幾篇針對海老對業力論述的延伸看法,閱讀之下我發現,這些論點都離不開我們傳統上對於輪迴及業力的既有概念,尤其多以通靈的角度來看這回工作坊所呈現的工作,就我個人而言這些觀點並沒有所謂的孰優孰劣,但我們若仍以舊有的概念看事情,其實並沒辦法幫助我們獲得新的洞見,嘴裡含著酸梅,難道真能嚐出海老端來的這碗茶水的真味?

我們華人受佛教的輪迴思想影響頗深,但大多數人對輪迴以及業力的了解其實還僅止似是而非的概念,什麼是輪迴?什麼又是業力?其實沒太多人說得出個所以然,而有宗教信仰的人給的答案卻又是充滿宣教意味,當然這並沒有對錯,而是千年以來文化熏陶使然,但如果我們先放下原本對輪迴及業力的理解,而用生命流動的角度看著這一切,我們會看見生命以世世代代的方式交替,我們的前世其實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來世就是我們的孩子,生命以這樣的方式相續著,祂「不一亦不異,不斷亦不常」,生命的本質不變,然而樣貌不斷變化,如同汪洋大海同體一味,卻波波相續,生生不息;先是祖父母、父母、我們,然後是孩子,我們若真的打從心底看著我們的父母,也看到我們的孩子,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其實不難明白箇中道理。我們可以在自己身上看到從父母那裡得來的種種,也可以預見某些我們來不及完成的,將會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這實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的真意。

我知道這樣的觀點必然會令人嗤之以鼻,相信自己那看不見的前世是一頭豬比較容易,這樣我們才好為今生獲得暇滿人身雀躍不已,我們可千萬別相信給我們生命但卻那麼不完美父母是我們的前世是事實;我們寧可抱著不知何在的來生,好藉此著擺脫非得面對死亡的恐懼,也不願認清是經由孩子讓我們的生命得到延續的真相。因為這樣的觀點令人厭惡也讓人惶恐,它讓我們非得和我們經常抱怨,恨不得想要與之不同的父母有了更深的連結;也似乎在宣告生命的盡頭除了漆黑的墓穴沒有別的未來。我沒辦法像那些通靈人士一樣,斬釘截鐵地告訴你上輩子是什麼,但相信在他們面前點頭如擣蒜的你其實十分清楚,因為只是聽說卻無法親見,到底有沒有前世來生,心頭仍是一堆問號;我能做的只是陪著你一起看向生命,祂從無始而來,靜緩深流著,透過我們的祖先及父母,流向我們,也將從我們的孩子身上,流向不可知的未來。

 

唯人人得以親見,否則不能名為真相。

 

業(karma),在梵文為「造作」之意,所以「業力」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移動」的意思,如果我們直觀家族系統,必定不難發現每個系統內部都有不同的移動在不斷運行著,所以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糾葛,為什麼會在無意識層面受到家族其他成員的影響,是因為系統內某些移動還沒完成,而這些移動是和他本人無關的,屬於上個世代的移動沒有完成,它就會延續到下個世代,或者是再下個世代,一直到這些特定的移動完成為止,所以才會有代間傳遞的現象。我們常見到某些深受身心疾病所苦的家庭,生的孩子也特別多,接觸性的年齡也可能比一般人早,我們可能會皺著眉頭覺得既然都這麼苦了怎麼還一直生,都自顧不暇了怎還有辦法照顧孩子,根本不符合優生學;然而我在這裡看到系統本身尋解的智慧,就是因為糾葛如此巨大,所以家族若越是龐大,成員個體間所分擔的命運與責任相對的也變小;世代越多走得越是久遠,則系統內這些強烈的移動也會因世代更迭而逐代趨微。

輪迴(samsara),梵文字義為「繫縛」,因為被執著綁著所以有輪迴,輪迴指的是一種被繫縛的狀態,它只是一種妄想的情境。我們以馴象為例,馴象只要腳上套著腳環繫在木椿上,就只能在特定範圍裡活動,對一隻成象而言,其實要扯掉草繩或拔出木樁並非難事,但因為馴象都是自小就被綁著,繩子和木椿對牠來說何其巨大,隨著小象長大,木樁雖然相對變小,象的身形氣力也大到足以掙脫繫縛,但因對繩子及木樁的既有概念並沒有改變,所以還是無法掙脫;而另外一個層面是,剛出生不久的小象其實並不需要繫縛,因為牠只會緊跟著母象,看到被繫縛的父母可能還會打從心裡渴望和他們一樣,之後看到馴象人來綁牠時可能還會暗中竊喜,心想終於可以和父母一樣,就因為小象自小就看著父母被繫縛著,既然父母都掙脫不了,那自己當然一點機會也沒有。所以真正綁著象的是什麼,是腳環?繩子?還是木樁?其實都不是,而是牠既存的概念。

我們為了面對某些情境會發展出特定的模式,這樣的經驗有助於幫助我們突破或是適應所面對生存環境,這是自然而且是有利於生存的,但若是那樣的情境已經結束,但行為模式卻仍持續著反而會變成一種障礙,這在創傷經驗裡經常看見,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人們說:「有些事情永遠不會過去。」是因為他們自己不讓事情過去,而緊抓著糾葛不放。如果這樣的行為模式沒有辦法突破,系統本身有著尋解的能力,祂會試圖讓系統內其他成員來經驗相同的情境,希望能有機會打破循環,但因為成員通常無法跨越內在渴望歸屬及對血源忠誠的限制,所以成功的機率也就微乎其微,單一的模式過不了多久就演變成了循環的模式,代間傳遞於焉產生。

就如同人們對輪迴、業力抱持著似是而非的概念,同樣的也對解脫輪迴以及清除業力存有一些幻想,認為可以藉由「交易」來達成清除罪業及超脫輪迴的目的,在這些看似積極的行為背後其實很少有正向性的動機以及真實的大愛在流動,而是藉由控制來達成一己之私,現代人對靈性的渴求來自對現實的不滿,而且絕大部份是來自對父母的怨懟,所以修練者如恆河沙數,成就者卻屈指可數,因為大多數不是在修練,而是逃避以及自我安慰。

此次海老對某個案用了三種不同的排列方式,在我看來並非海老對案主特別寵愛或偏好,或是他自己太想幫案主,而是在示範當所有的介入都失敗時,不如信賴系統,讓系統自行找尋出路。多面向家族系統排列在創設一個環境讓系統自行移動,案主站在場域中,然後讓多數人加入場域,然後移動就自然開始了;人數多些是為了儘可能地呈現出系統的樣貌,這些加入的代表我們並不需要知道代表的是誰,其實也無從知曉,場上的代表實際上所代表的可能是單一角色也可能同時是數個相關連的角色,在排列進行時我們有時可以觀察到這樣的角色切換,排列引導師什麼都不必做,只而靜觀其變注意誰的移動還沒完成,這樣的排列過程也許要花上很長的時間,當場域的能量耗盡,就表示移動完成,這時不屬於案主個人移動已經結束,當糾葛不解自解,他就會感到回歸中心的平靜。阿含經裡那句「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說的其實就是這個。

脫離束縛的大象牠仍是大象,牠不可能變成別的東西;牠的父母同樣是那兩隻老象,不會是其他的,但牠可以以大象的身份擁有比較多的選擇,不管是走入山林與野象為伍,或仍留與其他馴象一同工作,亦或是離群索居,都能從容自在,對牠來說牠的生命質地已然不同。繫縛解開了,移動完成了,並非表示我們就擁有完全沒有限制的人生,來自家族的命運和責任一樣持續著,但大抵上我們可以比較純然地活著。

 

寫到這裡,我只能感嘆,自甘被輪迴與業力的舊概念綁著的馴象,當真還不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