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晚讀書會朋友分享一個案例:
有位朋友學了某種法,不知何故精神上出了問題,只好住到精神病院,纏了許久,有一天她的母親來到病院探望,看到年老的母親為了她還長途奔波,當下她升起濃濃的慚愧心,痛思母恩無由報,全身從頭到腳毛孔全張,居然一身的病就此痊癒。

朋友說由此可見報恩之心力大無窮,她說生活中她日日提醒自己要心存報恩。

 

朋友說這段話時我腦海出現佛經課頌本中常出現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字眼。報恩、報恩,在報恩之前是不是應該先要有與人相親的念頭與情懷出現?生活中人與人的距離常是『身在,心不在』的情況居多,即使有一時的『心在』,只要利害關係一出現,也就馬上離心離德的各自盤算。

 

先要有『心在』,要能縮短心的距離,還要能看淡人間的得與失,才能有經得起考驗的情誼與進一步的報恩行,人間方能『處處花開處處恩』。

 

單是看淡人間得與失已屬不易,更何況人性的複雜度遠在自己想像之外,有時人與人的互動過度的親密也是無法負荷的重量,心與心距離的縮短,分寸的拿捏不容易,對『彼方』可行的,對『此方』不一定可被接受。
我有個同性的朋友,在感情的需索上是屬於要親密栓在一起的,要彼此的互動只屬於兩人的世界,必須異於其他朋友的『層級』,有時一個很隨興的、很自然的舉動她偏會解釋成一定是對她有特殊的感情份量才會有的舉止。多年下來有幾位朋友都陣亡在這樣的感情需求與想像模式中,包括我自己。

太過濃烈、太過膩在一起的感覺讓人無法自由暢快呼吸,把心靈的海闊天空用一個框給框住了,而心的本質是想飛、想玩、想自由進出無所拘束。

 

親近而不狹膩,關心而不綰心,祝福而不是怨懟,在學習報恩心之前這樣的功課我想是更必須學習、也更是前提的功課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