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陰天,陽光不見使人愁。
沒有明亮陽光的日子樹不再鮮綠、花不再嬌紅、雲朵不會浮白、藍天失去光彩、建築物不再因反射陽光而生輝,心會像大石壓著一般的連喘口氣都難的沉重。
整個人失去活力,甚麼事都不想做,提不起勁。感覺地球連轉動都慢了下來似的。
我怕陰天,陽光不見使人愁。
沒有明亮陽光的日子樹不再鮮綠、花不再嬌紅、雲朵不會浮白、藍天失去光彩、建築物不再因反射陽光而生輝,心會像大石壓著一般的連喘口氣都難的沉重。
整個人失去活力,甚麼事都不想做,提不起勁。感覺地球連轉動都慢了下來似的。
老人回家了,請特別看護全天候守著,子、女、婿、媳們再紛紛床前輪著看顧。
那天老人醒著,二度中風的人醒著時到底能有多少意識實在無法看透,只見雙眼一直往右邊『瞧』,眼神不十分聚焦。
他看見老人往右飄的眼,趕忙走到床右邊,一手握著老人未癱的右手,一手拉下口罩(所有進老人房間者都得戴上口罩,怕感染病人),讓老人可以看清楚他的臉,低下頭開口說「爸爸,是我啦,爸爸」。
讀《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一書有個主題是我不知該如何是好的:
墨瑞教授告訴學生要盡情的沉浸在當下的感受中。
感受,多的是呢!一天24小時中總有些時刻讓人特別有感覺,喜怒哀樂流轉不停,心跟著上上下下的浮動著。
然而再仔細感覺一下,不論在哪種情緒感覺中都沒有純然的時刻。
她曾是我以為絕頂聰明的女子,也曾是我用來自省的鏡子。
我們一起上過佛學課,她口口聲聲感恩佛法,我是個傻不愣登的「不才」,既佩服且汗顏。
三年同窗,之後仍有連繫。她對佛法的信心一如往昔,再跑到別的道場修習更高階的佛學課程,優遊於其中,三番兩次勸我再與之同進退。
「不了,謝謝」是我給她的標準答案。
那天讀書看到自淨其心這四個字心底有個東西被敲了一下,其實這四個字幾年前讀佛教文學時就見過的,當時並無特殊感覺。
『竟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雲』絕大多數的人都外求幸福、心安,何處有明師?哪裡有法會?跑啊、追啊,此時不把握機會,機會稍縱即逝。就算不隨眾起舞,自家關起門來埋首書海,不也盼有朝一日塵盡光升、照破山河萬朵?
他21歲,年輕,『無限可能』屬於這個年紀。
此刻他在醫院,因一直發燒和拉肚子而住院,虔誠信佛的媽媽遠從北部來看顧,還有她的道友不時地也來探視。
檢查結果出來了,還沒住院前他心底多少就猜中一些,這個圈子怕的就是這個病。一直有固定的性伴侶,未使用保險套。
近來特愛說故事,來個『不了』情的故事吧:
姐妹眾多,她排行老么,最受父母疼愛。出嫁時掌權的父親認為是最後一個么女了,於是附上比其他姐妹更豐厚的嫁妝:大都會一棟透天五樓的店面、一台車子、黃金翠玉等首飾。
看得眾家姐姐心裡不是滋味,覺得老父過度偏心,卻又敢怒不敢言,於是轉嫁到她身上。
聽過得了癌症正治療中的病人說,病若得到緩解就要四處去旅遊,要走透透,過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把握人生不知還能有多久的時光。
「過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這樣的說法不陌生,時而可以在周邊的朋友中聽到。聽一聽書中垂死的老教授如何打算過讓他活動自如、四處走動的一天:
168頁最後:
「如果你跟他們講話超過半分鐘,他們的眼神就變得飄忽,腦子裡開始想別的事,要打電話給朋友、要發張傳真、想著自己的愛人。非要等到你講完話,他們才會突然恢復注意力,說聲『嗯哼』或『是啊』,心不在焉的回到這一刻」
熟悉吧,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別人也好、自己也罷,聽者常會對眼前正在進行的「對談」有這樣的『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