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此書分為兩輯,第一輯落在個人心靈隨著年歲增長而會起的變化,第二輯則著墨在身為中國人如何在中國集體文化下不自覺的被薰陶的潛意識概念、集體性概念。
第一輯的書摘分成兩篇,已在前文整理記錄,此篇側重在中國文化對中國人的潛移默化,至於個人會接收到多少當然是因人而異,不過統而言之都在每個中國人心上留下印痕。

 

中國文化特質:

(1)    不講求個人權利義務P.81

(2)    以角色為自我認同P.82:中國人習慣以大團體中的某個角色為自我認同的『身份』)

(3)    講求「顏面」,「壓抑」與雙面性格P.84

(4)    家族主義P.87

(5)    「怨」是中國人對待最親密的人時最容易產生的神經質情緒P.81

(6)    保守、安定的心理(註:幾千年農業立國必然的結果)P.91

(7)    共生性依附,自我與父母的自我合一P. 102,「和合相依」是中國人快樂的情緒來源,可是一旦面臨必要的「離別」或「獨立」,也同時在「相合相依」的前提下感到傷痛。

(8)    把「外人」和「自己人」分得清清楚楚,我們對「外人」充滿了漠視。p.130-133

(9)    多數台灣家庭氣氛很僵、很硬p.141

(10)中國人的群性很差但人與人之間又黏得很緊p.143

(11)我們的社會存在著兩個極端,一個是給予命令、知識或啟示的人,一個是被動、聽話、缺乏見解的人p.144

(12)中國式孝道講求子女的回報親恩,不問孩子的意願p.153

(13)「共翅」與「折翅」,(註:中國人說婚姻要像「鳳凰于飛」,兩隻鳥一起飛翔,但現實是一起生活往往各自折了一隻翅,而不是尊重個體『有翅』的和合同飛)p.170

(14)活在彼此牽累的世界裡-被愛也被控制(p.174,179甜蜜的囚奴)(以愛為出發點,自以為在解決他人的問題,卻讓世界宛如長夜 p.186

(15)在傳統中國文裡歸返自己意味著「自私」p.195),
很少從文化教育裡學習自我成長對自我的疆界也不清楚p.196

 

把書中文化給予個人的影響整理條列出來,集體文化對個人的制約一定存在,再怎麼獨立出塵的人格也一定走過接受集體文化薰陶的階段,隨後再逐漸地蛻變出個人的心理樣貌。
從整理出來的條款中幾乎每一條都映見或多或少的自己,微細而遍及的在心中紮根。這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試圖釐清個體的「心理根基」或「心理大地」。

 

書中各篇均成於1990年代,屈指一算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了,當時的作者( 余德慧 教授)也不過是個四十歲的男子,能有這麼縝密的心理功夫實在不容易。
當然所寫、所論的時代背景與現在有著二十年的時光差距,有些文化質地事實上已起了變化,譬如個人主義比起當年是更盛行了,而父母對子女的掌控也比二十年前來的小,子女的個我得以伸展不少。

 

當然 余 教授的觀點仍難脫「知識份子」的本色,知識份子容易犯的毛病是從自己有限的、狹隘的角度出發,看人、看事與看世。不過 余 教授已難能可貴的讓文章兼具普察的特質,盡可能的貼近中國社會(或說是台灣社會)事實。

 

記得前不久讀《故事的療癒力量》一書作者 周志建 先生寫道「所有修行與治療的目的其實都一樣,就是幫助你「誠實面對自己」,剛好這也是自由書寫的真諦。
我以為這個定義是對佛教徒一直掛在嘴邊的「修行」一辭最為踏實也最為「不玄」的根本觀點。
既是要誠實面對自己,那麼不論從個體特有的生命經驗或者從同一族群遍有的心理文化特質去檢視都是可行之道。
因此,這書的寫作與語法即使有些地方不順暢俐落,有時更有紛雜之感,還是一行一行的把它完成,或許整個閱讀(帶給自己的)最後還是落得「依然故我」的下場,但過程中的努力我想還是值得的,至少有心想整理,不是嗎?!整理而不得其「清垢」之果,純因垢重,非因書誤。

 

至於同文同種的格友,以上的中國文化質地自我檢視的結果會找出幾分熟悉的味道?那就各自使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