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人去年九月底中風急送醫院,住院及出院回家都一直請特別看護照顧,也快半年了。現在的看護是第二任,先前的一位在照顧三個月後因和家中的某位發生磨擦而主動求去。兩位看護都是四十歲左右的女性,先生一病亡、一車禍,也都留下一女相依。

 

第一任的看護話多,看著老人來來去去的子孫總愛發表個人的看法,同時也會吹噓自己的專業能力。老人的大家庭多的是個性、主見強的後人,久了自是和這樣個性的看護難免會有衝突發生。

 

現在的看護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偶有空閒時總看她拿著天主教的經典在讀,有回去看老人和她稍微對談了一下,得知還會到山上去訪貧與照顧無依的老者。即使她不說,身上的氣場也和先前的一位大不同,有一種可以讓人安心的感覺。

 

老人經過近半年先後兩任特別看護的照料,不只臉色出奇的好,白裡透紅,身體機能也好轉不少,可以寫出自己和訪客的名字,連看護的名都寫得出,可見能認人、也記得如何寫字,就是語言和活動力受限。

養護老人一個月平均下來近九萬塊(看護費、灌食品、紙尿褲等等),兒子們看狀況已經來到穩定的階段,就打算以外勞來取代特別看護,節省開銷。

 

申請外勞需要主治醫師填寫巴氏量表,女兒中的一位因住家近醫院,先生也是醫生,就要她先行把該辦的事情處理好,等回診當天再開車送老人到,盡量把等候的時間縮短,讓老人可以不用太折騰。

 

排定的日子來了,看護也一起陪同老人和家屬,一行人來到醫院。等到看診號,全都進了診間(老人仍行動不便),主治檢查過後做女兒的拿出巴氏量表,向醫生說明要申請外勞用。

看護就扶著老人站在一旁。(當天還是因帶的文件不齊而無法辦理,雖然事先都提醒了。)

 

為什麼事情會處理成這樣?事後悄悄的跟老人的女兒提起,最好要避開讓看護尷尬的場面,老人的女兒大剌剌的說「幹這一行的隨時都會有人要她捲舖蓋走路,她們早習慣了」

當看護的來來去去早習慣了去留都短暫的情形是沒錯,外勞要進來前也還是必須告知她,然而這樣的告知可以用比較緩和、比較尊重的方式處理,而不是「用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有錢就是大爺的方式,再卑微的人也有著一般人的感受,也希望受尊重、被肯定。

當場讓她措手不及的得知自己馬上就要被取代,沒有任何的解釋、任何的謝意。這樣的方式真的早習慣了?即使習慣也會難受吧。

 

我不知道到底是自己想太多,還是老人的家風一向不顧全他人的感受,連最沒有「殺傷力」的小女兒也這樣的不在意他人。
一直順遂的人生會讓人眼睛半盲,看不見弱勢者的痛、弱勢者的無奈。

 

甚麼叫財大氣粗?挾帶著幾個錢子兒粗粗糙糙的對待周邊的人,就是。

 

暴發戶為什麼會被笑話?就是真的「窮得只剩下錢」,其他一概無知、貧乏、粗糙,卻又不斷的拿錢財來炫耀,對他人、也對自己。

暴發戶沒有文化。
沒文化沒甚麼了不起,沒甚麼好丟臉,用心留意多下功夫學學,有朝一日也會「曹雪芹長、曹雪芹短」,文化藝術的涵養可以養成。
然而粗糙的心真是讓人消受不起。

 

最近得找個時間去看老人,也要跟看護道謝,謝謝她這一段時間用心的照顧。
有錢真的就可以說話大聲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雪泥鴻爪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