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白髮皤皤的一顆頭伏在扮演亡夫而橫躺在地板的代表身上,淚珠一顆接一顆的滾落,一聲聲「我不要你死,我不要你死,爺爺我不要你死」的哭喊著,這樣的畫面非常的觸動人心,七十歲的老奶奶跟著女兒來上家族序位排列的課程,即使是身經百戰的leader我想也是頭一遭碰到這麼老的學員吧。

 

循著leader的問題,老奶奶說這一生對先生的稱呼有三個版本:年輕時的「Hello」(以這樣的年紀推算起來應該是讀過些書,怪不得能夠接受這樣的學習團體,還和女兒一道來,女兒遭遇兒子車禍成重殘的打擊已經四年,昏迷了五個月,好不容易從鬼門關回來,智力卻退化成小兒)、有了孩子之後的「爸爸」、孫子來報到之後就成了「爺爺」,相依一生老爺爺今年二月走了。

 

老奶奶這一生的婚姻是否甜美?是否無憾?夫妻倆是否有彼此憎恨的階段?素昧平生的我們是無從得知的,但看她白髮蒼蒼、淚珠漣漣,喪夫之慟一點也不假。老奶奶說自己也不想再多活下去,想跟老伴一起走。

 

我腦海出現另一位老太太,姑姑,和丈夫一輩子怨偶,夫妻互揭瘡疤多年,姑丈據說還在外面包了二奶、生下兩個兒子,姑姑每次提到這個風流成性的男人總用不堪的字眼來稱呼。
按理說,這樣的男人走了就可以舒一口長氣才是,沒想到姑姑口口聲聲說丈夫死得太早了,老天爺為什麼這麼早把他給收回去了呢?姑姑說她願意再和他走歲月的長路。

 

姑姑說她很寂寞,這幾十年來她寂寞啊!多年的家庭主婦生涯除了街坊鄰居的尋常寒喧外,找不到可以一吐苦悶的對象,她怨說我爸死得太早了,連個讓她可以出氣的地方老天也回收了。

 

「寂寞啊!孩子,你知道姑姑寂寞嗎?」
姑姑,我怎會不知道呢?我也為人妻、為人母多年了,已不再是當年那個白衣黑裙在你家穿進穿出的丫頭了啊!
大凡不幸的婚姻總會製造出寂寞的男女,差別的只是各人解決的方法不同罷了。這是個萬花筒的世界,解決之道無奇不有。
婚外情的男男女女、臨老入花叢的老男人、泡牛郎店的 富家 太太,哪個不寂寞?

 

《浮生六記》中云娘、沈三白的鶼鰈情深,尋常家居樂趣無窮的靈心慧黠、相與共歡,一直是人間男女的心誼,但「得之我運,不得我命」,看來徐志摩的浩嘆也是普世之憾。

面對相伴一生、兩顆心的距離卻猶如銀河迢迢的配偶,要如何調整心情呢?
是要見到屍身才痛悟:原來一直以來相執不下的都還是可以吞忍?為什麼不讓讓?
還是要學現代人的文化: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為什麼要忍耐?

不論是轉身離開還是選擇忍耐茍活,心都在受著苦的掙扎,即使是甘甘脆脆的認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個性者也還是得走過一段苦澀的歲月。
有沒有可能在其中修鍊,在沒有愛或不是自己所要的愛中超越?不再執著於自己所要的、所愛的,溫馴的、無怨的、不掙扎的接受生命的功課。能嗎?

 

許多人到老心裡都還存著一份對愛的追求,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社會版新聞刊載著受桃花劫的男女?!

match的婚姻註定就是要寂寞,然而寂寞本來就是生命的本然,琴瑟和鳴的夫妻也終會有一個先走,留下來的就要承受那份孤寂。

 

看著場中哭倒的老奶奶,誰也幫不上忙,只能讓她盡情的哭上一場,淚水也在場中每個人的臉上流淌著。哭吧!老奶奶。
佛經上說我們過去生中生世世與所愛的人分離所流的眼淚,比四大海的海水還要多。

 

我信。淚靜靜滑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