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定會有感受(情緒)生起,面對某個境,心裡就有了某種的感受。感受因何而來?因內在存放著某些的價值觀。例如考試不及格,覺得心情不好、低落,因為心中早就放好了「當學生的,考試起碼該考個六十分及格才是」的觀念,而達不到這樣的標準會讓人沮喪。又如婚姻不美滿心中有很深的遺憾,因為「美滿的人生應該有美滿的婚姻這一項」而「不圓滿的人生就代表你能力差或有問題」等等這些觀念也早存於心田中了。所以說感受、情緒的背後一定有某些個價值觀在作祟。
感受容易為人所察覺,我們很容易察覺到自己在生氣、高興、悲傷、迷惑等等的情緒狀態,但卻不易察覺到感受背後的價值體係。我們有太多的觀念、價值體系早就隨著成長潛入我心深處,化為人格的一部份,如同呼吸一般的自然與無所不在。這些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甚至是無法察覺其存在的理念、概念、價值觀(因為已經與自己完全貼緊密合而無法察覺出)左右著我們的情緒,通常帶來喜悅的,人都歡迎;唯有那些個帶來憤怒、悲傷、無價值感的情緒才是人所要屏除的。
然而情緒的生起是無法遏止的,修養高者可以做到讓情緒不外露、讓人看不出,但還是無法阻擋它的升起。禪宗有則有名的故事,說的是一名婆子長年供養一位出家師父,有一天想了解一下這位師父禪修的火候,於是派了一名年輕貌美的姑娘前去侍候與挑逗,之後婆子問老僧這事的感覺,老僧回說毫無所感,婆子認為原來供養了一個坐枯禪的出家漢,於是就請走了這出家人。這則故事當年我是「有看沒有懂」,現在經過一些人事變遷,多少就看出端倪來了。
情緒很老實,不會說謊。人生而有七情六欲,人生因情緒而多彩多姿,但也因情緒而受苦。要走出「苦國」,恐怕得由情緒下手,情緒可以告訴我們潛藏在自家心田中的「隱形忍者龜」-理念、概念、價值觀。這何須外求?何需參拜遠方神聖?何需走遍天涯?不正是「靈山只在自家心田」嗎?
問題出在當我們與自己隱形多年的內在價值觀相照面時,我們是否肯放手?有些東西太習慣它的存在了,沒有它,還真不知道要怎麼過日子呢?啊啊啊!連金蟬都可以脫殼,人難到還輸給小小的一隻蟬嗎?更何況蛻化的又豈只是蟬?!
來吧!忍者龜,看劍!噹噹噹噹!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