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個歌頌年輕標榜外貌的年代,從前「敬老尊賢」口號應該早消聲匿跡不再被人提起,然而人的壽命卻逐漸延長,老年人口的「世占率」在先進國家普遍增加,這個年頭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多老年人口的時代吧。

 

到底應該怎麼面對老年呢?或者老年到底是怎麼回事?這麼個簡單的問題卻似乎難以回答,究其根在於事實上我們對老的概念是極模糊的,雖然「老」這麼件事存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是。

 

從前以為變老只是變得滿臉皺紋、扁扁的嘴、少少的牙、舉步緩行、老是抱怨看不清楚、身子骨不行等等,唉~~變老這件事遠比這模糊的圖像來得複雜與深刻多了呢!《20 × 93》讓人走入老年世界。

 

20歲為生活打拼的男孩應徵了養老院陪伴老人家的工作。打動男孩的老太太高齡93
養老院,書上的描述是「這個滿溢悲傷的地方」(P.17),「養老院的員工會製造某種青春的假象比如說會辦『舞會』,參加舞會的老人在禮堂轉著自己的輪椅….」,養老院裡的人是「人花一輩子的功夫學東西,最後都會忘得一乾二淨」。
聽聽作者怎麼敘述變老,他說「變老不用代價、不用技巧,日復一日醒來,然後就老了」。

 

20歲,正是青春年華拉開序幕人生好戲正要上場的年紀,在社會底層掙扎求生,為填飽肚皮做過各式各樣小差事,在貧民窟安身的男孩,走進暮氣沉沉的養老院,陪伴時間多到殺不掉的老人家。
這首老年之歌,教人生出一種揮也揮不去的不安感,無論是在哪家養老院都一樣,重點就是在缺乏生命戲劇事件的門後把時間填得滿滿的。要如何渡過一天、一週、一個月?要如何渡過不斷滴答的時間?

 

走過生兒育女的歲月,用心陪伴孩子成長過程的點滴都還清晰的存在腦海,一旦住進養老院是誰相伴在身邊?原來陪伴也要拿錢才能換得,還往往只是換來「人在心不在」的做陪,能有像書中那麼交心的男孩真的要靠運氣、靠投緣。

 

貧苦卑微的童年成長過程中幾乎是父母雙雙缺席的男孩,可以說每一步成長之路都是靠拼鬥才能得,遇見93高齡、人生來到即將下台階段的她,記憶中唯一甜美的影像-外婆,那個成長過程中最是溫暖的人物和眼前的她混而為一了,他跟她說「謝謝妳讓覺得自己很重要」。
外婆曾付出的愛讓男孩毫無困難的走進老婦人的世界,成就了一段溫馨陪伴情,原來生命中曾有的溫暖會在某個時段裡再度化身現形,人怎能不好好做一個小小的「暖暖包」呢?

 

「我決定在養老院裡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拋開…..人一老,就不用煩惱愛情和金錢、不用煩惱未來,你知道未來是甚麼樣,不用計劃下週或明天要做甚麼。我不得不說,這樣真的很自由」
是真自由嗎?人煩心時可以看場電影、逛逛街、出去走走、做做運動等,轉移注意力,讓低潮自然消退,但年老,尤其是無法自由行動得靠他者推動的失能狀態,煩惱不再是愛情和金錢,卻是日復一日每天都一樣單調的「時間」。
太陽升起,幽幽醒轉,意識回來身上,「怎辦?要如何渡過這一天?」那時的煩惱就會是這樣吧。

 

中國人講「含飴弄孫」是老年至樂,小兒身上可以讓人看到希望,但在這個年頭老去的人,能嗎?
現代人會在哪裡老?友人常半開玩笑的說應該早做準備,幾個好友分頭去找不同的安養中心,將來大家住一起,互相有個照應。

如果活得夠久,看了書中描述的養老院住戶的互動,只怕這個考慮還是必需的。

 

書上說莎士比亞有句話「一次老,兩次小」,原來說的是許多老人家會越活越回去,不但把過去所知所學的一點一點都捨去,還有可能失去理性思惟的能力。
高齡化社會失智的老人人口據說越來越多,如果被遺忘的只是過往的辛酸歲月該有多好!

會怎麼個老去法
不斷的跑醫院?不斷的抱怨?不斷的流淚、自憐?不斷的失落、數落?不斷的拉住訪客說個沒完沒了,讓人急於脫身?
前些天打電話給爸爸僅剩的一個妹妹,我的姑姑,一聽我聲音就放聲哭,哭身體機能的退化、哭這一生養兒育女到頭來三個兒子都自顧不暇、哭相依為命的女兒適婚期已過,一旦她離去放女兒一人如何是好?
電話這頭的我只能靜靜的聽,然後在某些訴苦的段落裡加進去幾句安慰話,姑姑說「還是妳乖、你有情,還記得我這個姑姑」
~~姑姑,我也會老啊!會在哪裡終老?會在誰的陪伴下老去?誰知道呢?
別再哭了,姑姑,下回回南一定去看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