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tw.myblog.yahoo.com/an0955784748/article?mid=6334

許禮安醫師格文()原文出自詮《釋現象心理學》
對語言學家來說,溝通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在存有學裡,溝通是人類世界一項偉大的成就,因為以存有學的眼光來看,人有一種根本上的孤獨(aloneness),亦即,雖然「在一起」(being together)這個根本存有狀態使得人和人之間的溝通成為可能,但是這個根本的孤獨感依然無法消除。因為語言永遠不是人的全部,語言也不能囊括人的存有。語言總是用參與的方式完成了中介,但是中介永遠是說不盡的。所謂的同理心(empathy)不過是語言給出的假裝因為經驗不能藉由任何途徑達成轉移(transferring);然而意義是可轉移的(在此,我們突然發現語言給了人恩賜)。意義給出公開區,但這不表示人站在公開區之中。人是站在自身孤獨之處。說出來的話語永遠不表明內心世界,換句話說,人的內心世界根本不能被看見。言說其實是在對話(dialogue)中開放、給出了一個世界。(184-185頁)

 

「同理心」、「同理心」叫得震天響,事實上許多時候人必須透過同理心才能稍稍揣摩他者的情境感受,然而無論多麼的用心也絕對無法與他者達到同樣的心境裡,因為隔著身軀、隔著不同的時空。

 

一直以來總認為人要能「感同身受」是一種修為、一種可能是天賜與後天被種種遭遇磨難性靈所帶來的「禮物」,悲天憫人不是人人得以具足的能力
然而要完全進入他者、受苦者的生命世界裡,即使是感同身受,也只能是「近似」、「趨近」而已,畢竟生命原就是孤獨。
人站在自身的孤獨處面對外在世界,透過言語文字披露內心世界,語言文字的本質是共通性的,哪有可能達到個體的絕對性呢?

 

很高興讀到這篇許醫師的摘錄,與余教授這個觀點的「相近」是大樂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