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二)
頁數 |
原文 |
我思 |
183 |
人生的苦其實也是生命的一部份,我們只能接受它,淡淡品嚐,它有如禪修一般,需要的是定靜、參透、了悟,那就是一種「渡」 |
是啊!長時以來被灌輸的是要擺脫痛苦,哪是啊?有許多是只能接受與「笑納」。抗拒與排斥是沒用的,徒增痛苦罷了。 |
185 |
受苦的生命,生命力都特別旺盛 |
信。 |
187 |
「認回」生命中的種種不堪與傷痛,當我們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時,生命也同時朝向內在的完整。 |
|
188 |
人之所以活著痛苦是因為我們經常得活在很多「應該」的框框裡,「應該」經常壓迫到非主流、邊緣的生命 |
就算是活在主流行列裡,也被「應該」壓得喘不過氣來呢。 |
193 |
生命的本質就是改變,但人性的本質卻抗拒改變 |
無常是真相,但人喜歡安定、喜歡「有跡可尋」。 |
195 |
生命很吊詭,你越要完美就越不完美,你越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生命卻因此變得真實而美好。 |
我只曉得你越想要擁有某種東西那個東西就離你越遠。 |
214 |
生命的療癒必需超越治療,發展出一種「存在性相隨」的深度陪伴。 |
單是陪病中的媽媽我都已踢到鐵板了。 |
238 |
一個人的情緒是無法用理性的道理來說服的,語言抵達之處不等於生命抵達之處 |
這就是我一直對語言存疑的原因 |
261 |
所有修行與治療的目的其實都一樣,就是幫助你「誠實面對自己」,剛好這也是自由書寫的真諦。 |
我之信手寫格文也多少是一款自由書寫,杷梳自我的內在堆積。 |
266 |
禁錮的心要一下子解放談何容易 |
從小被栓在木樁上的象長大後也不懂得掙脫 |
267 |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接住」你的東西,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傾聽同理的能力,如果內心話無法被接住,就有可能被「二度傷害」 |
|
276 |
生命之所以受苦是因為我們經常卡在某個情緒裡動彈不得。情緒過不去,理性與智慧就出不來 |
|
|
所有的心理治療幾乎都是在處理人的情緒問題,情緒是一種能量的展現,唯有情緒被理解、被疏通,能量才能暢通,人才會得到療癒。 |
|
287 |
文字書寫是一種「靜態」的展現,而朗讀發聲則是一種「動態」的傳輸 |
能自由書寫就不錯了 |
291 |
當我們可以對自己慈悲、接納自我時,生命就不再剛強,自然變得柔軟,而當我們不再執著於事情「非怎樣不可」時,人就不再受苦了。 |
就是轉念。 |
294 |
人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對過去的看法」,透過不一樣的「詮釋」,人的故事就會改變。 |
就是轉念。 |
303 |
「小我」是社會集體意識所創造出來的,裡面包含了個人過去的創傷經驗。小我也是佛洛衣德的「超我」,它有許多的「應該」在其中 |
|
可以一讀的書。